[实用新型]气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5311.2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4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B01D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晓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气液分配组件,所述气液分配组件包括回气管和集气管,所述集气管至少部分套在所述回气管外,所述集气管和所述回气管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集气管下端设有回油部,所述回油部具有周壁部和端壁部,所述回油部上设有回油孔,所述回油孔设置在所述回油部的周壁部上;所述回油部内设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弧形导向面自所述回油部的内周壁面延伸至所述回气管的下管口附近。采用本方案,气相流体流经回油孔所在的位置时流速较快、流体较为集中、流体压力损失小,从而能够较好地带动润滑油,利于润滑油更顺畅地通过回油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空调系统中设有集换热和气液分离功能为一体的气液分离装置。这种气液分离装置工作时,气液混合流体自蒸发器流入气液分离装置内,在气液分离装置内液相流体沉降、气相流体上浮,上浮的气相流体依次流经气液分离装置的气液分配组件和换热部件后流回压缩机,还有一路流体自冷凝器流入气液分离装置,流经气液分离装置的换热部件,与同时流经换热部件的气相流体换热后流向节流装置。
气液分离装置的性能优劣,关系着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因此,提升气液分离装置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气液分配组件,所述气液分配组件包括回气管和集气管,所述集气管至少部分套在所述回气管外,所述集气管和所述回气管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集气管下端设有回油部,所述回油部具有周壁部和端壁部,所述回油部上设有回油孔,所述回油孔设于所述回油部的周壁部;所述回油部内设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弧形导向面自所述回油部的内周壁面延伸至所述回气管的下管口附近。
采用该设计,第一腔室内的气相流体经过回油孔所在的位置时,尚未冲击到回油部的端壁部(流经回油孔所在的位置之后才会冲击到回油部的端壁部),因此,气相流体流经回油孔所在的位置时不会因为冲击端壁部而产生速度折损和分散,所以流经回油孔所在的位置时流速较快且流体较为集中,并且,流过回油孔后能沿着弧形导向面流入回气管,这样压力损失小,因此,能够较好地带动润滑油,利于润滑油顺畅地通过回油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的一个视角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气液分离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回气管和集气管的组装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集气管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集气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集气管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气液分配组件;
11回气管,
12集气管,121回油部,121a周壁部,121b端壁部,121c凸起,122进气部,123回油孔,124L形凸筋,124a竖部,124b横部,125导引面,126第一凸部,127第二凸部,A弧形导向面;
2回油过滤件;
3过滤部件;
4内筒;
5外筒;
6换热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53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