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玻璃后导轨式门窗玻璃升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3147.1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71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樊祥平;张奇;薛德福;马晓亮;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晟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89 | 分类号: | E05F15/689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华 |
地址: | 271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玻璃 导轨 门窗 升降 | ||
一种集成玻璃后导轨式门窗玻璃升降器,包括一座板,在座板的顶部设有一风道总成,所述风道总成的一侧与座板平齐设置并设有一玻璃后导轨,在座板上设有一与玻璃后导轨配合设置的提升部;所述提升部包括一提升导轨,在提升导轨上设有一滑块,所述提升导轨内设有一与滑块动力相连的传动钢丝,所述传动钢丝与一设在座板上的动力供给部动力相连。本申请采用座板与风道总成复合设置的方式,然后设置用于玻璃导向的玻璃后导轨,将玻璃升降器与车门内板整合为一体式结构,既实现了玻璃升降器的传统功能,又实现了车身内板功能,简化了车身附件的设计流程及安装工艺流程,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及材料消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成玻璃后导轨式门窗玻璃升降器。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汽车门窗玻璃的后导轨都是单独固定在车门两侧内板中,由于车门系统中的子系统比较多,比如有玻璃升降器、喇叭、电器线束等等,都需要布置安装在车门系统的狭小空间内,若每个子系统都独立设计安装结构,不仅使设计流程与安装工艺流程变的复杂化,而且增加了能源及材料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集成玻璃后导轨式门窗玻璃升降器,包括一座板,在座板的顶部设有一风道总成,所述风道总成的一侧与座板平齐设置并设有一玻璃后导轨,在座板上设有一与玻璃后导轨配合设置的提升部;所述提升部包括一提升导轨,在提升导轨上设有一滑块,所述提升导轨内设有一与滑块动力相连的传动钢丝,所述传动钢丝与一设在座板上的动力供给部动力相连。本申请采用座板与风道总成复合设置的方式,然后设置用于玻璃导向的玻璃后导轨,将玻璃升降器与车门内板整合为一体式结构,既实现了玻璃升降器的传统功能,又实现了车身内板功能,简化了车身附件的设计流程及安装工艺流程,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及材料消耗。
优选的,所述动力供给部包括一绕丝盒,在绕丝盒内设有一旋转盘,一电机与旋转盘动力相连,所述传动钢丝设置在旋转盘上。
优选的,在绕丝盒和提升导轨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管,在绕丝盒和提升导轨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管。第一导向管和第二导向管用于穿设传动钢丝。
优选的,所述提升导轨包括一方钢,在方钢的顶部设有一条形孔,在方钢内部设有滑动组件,在滑动组件上设有一伸出连接杆,所述伸出连接杆与滑块固连设置,所述传动钢丝与伸出连接杆固连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分别包括一连接轴,在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转轮。本申请采用滑动组件配合设置,然后利用传动钢丝带动滑动组件运动,从而使得施力部分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大大的降低摩擦的影响,提高操作的灵敏性。
本申请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采用座板与风道总成复合设置的方式,然后设置用于玻璃导向的玻璃后导轨,将玻璃升降器与车门内板整合为一体式结构,既实现了玻璃升降器的传统功能,又实现了车身内板功能,简化了车身附件的设计流程及安装工艺流程,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及材料消耗;
2.本申请采用滑动组件配合设置,然后利用传动钢丝带动滑动组件运动,从而使得施力部分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大大的降低摩擦的影响,提高操作的灵敏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滑动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中所示,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晟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泰安晟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3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