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梁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3116.6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8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琪;董亚丁;曾田;赵雪芹;刘艳;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航空硬质合金工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0 | 分类号: | B23C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志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8 | 代理人: | 侯峰;韩素兰 |
地址: | 7242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梁 铣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大梁铣刀,该铣刀由本体的中心孔外壁上沿轴向设置多个螺旋结构的切削刃组成,所述多个螺旋结构的切削刃的切点连续形成具有内凹弧度的沿型面,任意两个相邻的切削刃之间设置有导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切削刃设置为螺旋结构,有效提高飞机旋翼梁型面加工效率,保证了加工零件与检测样板贴合透光间隙小于0.15mm,满足了飞机旋翼梁型面加工需求,其产品的稳定性、产品的加工质量、刀具耐用度满足使用要求,有效提升了零件交工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切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梁铣刀。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大型结构件的增多,不断提高,对刀具性能的需求提出了较高的期望,尤其在针对型面加工时,要求刀具具有效率高,型面精度误差小,零件加工表面质量好的性能,其中直升机旋翼梁的加工就属于该类范畴,该零件型面线较长,单件通常长为8米-10米左右,普通的型面加工方式是在加工中心上进行行切,加工效率较为低下,同时对单件刀具的尺寸要求和使用寿命要求较高,更换使用刀具时易产生接刀痕,影响被加工零件表面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梁铣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梁铣刀,该铣刀由本体的中心孔外壁上沿轴向设置多个螺旋结构的切削刃组成,所述多个螺旋结构的切削刃的切点连续形成具有内凹弧度的沿型面,任意两个相邻的切削刃之间设置有导屑槽。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切削刃的刃面上设置有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后角、第二后角和第三后角。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沿型面包括前沿型面和后沿型面,所述前沿型面和后沿型面之间设置有凸台,用于样板检测零件时,检测前后型面与样板的重合度,所述凸台的高度为0.31mm。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沿型面由多个螺旋结构的切削刃的114个切点组成,其中,第84至85个切点的弧度为1°,第85至86个切点的弧度为0.85°,其余切点按坐标表点圆滑转接,所述114个切点的坐标如下表所示: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切削刃的刃径为170mm,刃长219.5mm,总长219.5mm,齿深为30mm。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切削刃的螺旋角为43°,所述切削刃的齿底与水平面的底径增量为2.25°。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第一后角的角度为15°,所述第二后角的角度为30°,所述第三后角的角度为45°。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切削刃的切削前角为20°。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第一后角的的角面为3mm。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本体的中心孔上设置有限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切削刃设置为螺旋结构,有效提高飞机旋翼梁型面加工效率,保证了加工零件与检测样板贴合透光间隙小于0.15mm,满足了飞机旋翼梁型面加工需求,其产品的稳定性、产品的加工质量、刀具耐用度满足使用要求,有效提升了零件交工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公开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梁铣刀的右旋右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航空硬质合金工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航空硬质合金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3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虹吸式防干涸水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广告发布展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