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抗燃纤维的抗燃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19917.7 | 申请日: | 202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8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气东;王锋;黄建华;付分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顺利来织带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孙人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纤维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抗燃纤维的抗燃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抗燃测试的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杆,螺杆的左右部分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第二移动板的侧面设置有燃烧喷头,第一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第一移动板且设置有圆盘,圆盘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圆盘的顶部设置有降温组件;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当纤维的抗燃测试结束之后,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的收缩运动,使得顶出杆穿过通槽挤压海绵中的水,水沿着顶出杆经通槽和通孔流向固定组件,从而对固定组件进行降温处理,方便将纤维进行更换,降低工作人员碰触到固定组件而对皮肤造成灼烧的程度,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燃纤维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抗燃纤维的抗燃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抗燃纤维是指具有抗燃性能的特种纤维。这一类纤维在燃烧条件下能分解出不可燃气体,使纤维转化为稳定的化学结构。由于这些纤维分别具有三向交联、金属螯合或多环结构,在热分解时需要的离解能极高,因此在火焰中难以燃烧,也不熔融,仅发生赤热和炭化,纤维仍保持原形并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
现有的抗燃纤维的抗燃测试装置,由于需要对同种纤维测试多次才能准确测试出纤维的抗燃性能,但是有些纤维在进行一次抗燃测试时,随着实验测试的温度升高导致固定装置的内壁温度变高,而内壁温度难以快速降下来,致使工作人员在取出并换上新的纤维进行测试时,易碰触到装置的内壁而导致皮肤受到灼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抗燃纤维的抗燃测试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抗燃纤维的抗燃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抗燃纤维的抗燃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抗燃测试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右部分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侧面设置有燃烧喷头,所述第一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第一移动板且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夹,所述圆盘的底部设置有钢丝,所述圆盘的顶部设置有降温组件。
优选的,所述螺杆呈双螺杆结构且旋向相反对称分布,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之间焊接,所述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板呈“L”型板状结构,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均与螺杆之间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底部均滑动插接有导向杆,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底部均通过安装座设置有滚轮,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均焊接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滚轮与箱体的表面之间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架,所述固定夹设置有多个,多个固定夹环绕着圆盘呈圆周分布,所述钢丝呈“匚”型结构,且滑动插接在固定夹上。
优选的,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顶出杆,所述圆盘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海绵,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顶出杆与通槽之间一一对应,且与固定夹之间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通孔环绕着顶出杆呈圆周分布,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移动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夹将纤维进行固定处理,再通过驱动电机的启动带动螺杆的转动,使得两侧的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向中部靠近,进而燃烧喷头进行纤维的抗燃测试,操作方便,当纤维的抗燃测试结束之后,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的收缩运动,使得顶出杆穿过通槽挤压海绵中的水,水沿着顶出杆经通槽和通孔流向固定组件,从而对固定组件进行降温处理,方便将纤维进行更换,降低工作人员碰触到固定组件而对皮肤造成灼烧的程度,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顺利来织带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顺利来织带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9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