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长度的数据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0244.9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4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宋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普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竹坑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长度 数据 连接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长度的数据连接线,涉及数据连接线领域,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内部的两侧皆分别设置有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且所述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的两端皆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所述收纳盒侧壁的内部开设有多组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手柄,手动转动手柄,第二转轴带动第二齿轮、第二收卷辊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使得第一齿轮、第一收卷辊一同转动,从而可以对数据连接线进行收卷,避免出现乱成一团的现象,使得可以便于后期的梳理,由于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皆设置有两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连接线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长度的数据连接线。
背景技术
数据连接线是把各种外部设备连接在电脑主机上的线缆,主要通过电脑串口和并口和USB接口与外部输入、输出或者存储设备相连接以达到互传信息的目的。
现有的数据连接线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数据线交叉,易乱成一团,从而使后期对其的梳理较为困难,且现有数据线长度较长,在使用时,不仅影响了美观效果,还对周围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不便(行人经过数据线的位置时容易受其影响而绊倒),使得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数据连接线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数据线交叉,易乱成一团,从而使后期对其的梳理较为困难,且现有数据线长度较长,在使用时,不仅影响了美观效果,还对周围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长度的数据连接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长度的数据连接线,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内部的两侧皆分别设置有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且所述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的两端皆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所述收纳盒侧壁的内部开设有多组腔体,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外侧位于腔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手柄,所述收纳盒内部的两侧位于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的外侧皆设置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内侧的底端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端位于按压杆的内侧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放置板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挤压弹簧,所述放置板两侧的底端皆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收纳盒的内部位于按压杆的两侧皆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的内侧设置有与限位板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收纳盒的两侧皆设置有进出线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转动手柄的数目皆设置有两组,所述转动手柄与第二转轴、通过电焊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数目皆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与收纳盒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挤压弹簧的数目设置有若干组,所述放置板、挤压板、按压杆的数目皆设置有两组,所述放置板与收纳盒通过挤压弹簧弹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限位槽的数目皆设置有四组,所述按压杆与立板通过限位板、限位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手柄,手动转动手柄,第二转轴带动第二齿轮、第二收卷辊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使得第一齿轮、第一收卷辊一同转动,从而可以对数据连接线进行收卷,避免出现乱成一团的现象,使得可以便于后期的梳理,由于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皆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设置于收纳盒内部的两侧,使得可以同时对两端的数据连接线进行收卷,从而可以使收卷效率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普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普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0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长度的医疗显微镜连接线束
- 下一篇:一种自锁的机翼电缆连接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