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沉式电缆综合工作井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9078.0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4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马静波;康朋;张逸青;陈锐郭;蒋剑;黄静;王新宽;朱渊;刘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2D29/14;E03F5/04;E03F5/06;E03F5/14;E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沉 电缆 综合 工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沉式电缆综合工作井,包括在地面之下相连通的电缆井和辅助井,所述辅助井的深度小于电缆井的深度,还包括设置于电缆井上的电缆井盖和设置于辅助井上的辅助井盖,所述电缆井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电缆井通过通风口连通辅助井,所述辅助井盖上开设有换风口,能够使得其兼具通风和排水的特性,又能保证综合工作井的布置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沉式电缆综合工作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建设城市电力电缆隧道时,需要专门针对人员进出、通风、集水、低压控制等功能区域进行设计布置,电缆综合工作井就是将上述功能集中布置的电缆隧道附属空间,通常又将电缆综合工作井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三大系统:巡检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露出地面的电缆工作井附属设施暴露出很多与城市不协调的矛盾,地下电缆隧道的部分附属设施往往需露出地面一定高度,以达到通风阻水的效果,这虽然满足本身的功能需求和规程要求,但是也带来了和城市中心区域总体规划之间的矛盾,使得综合工作井在常规行驶路段无法布置。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下沉式电缆综合工作井,能够使得其兼具通风和排水的特性,又能保证综合工作井的布置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下沉式电缆综合工作井,能够使得其兼具通风和排水的特性,又能保证综合工作井的布置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下沉式电缆综合工作井,包括在地面之下相连通的电缆井和辅助井,所述辅助井的深度小于电缆井的深度,还包括设置于电缆井上的电缆井盖和设置于辅助井上的辅助井盖,所述电缆井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电缆井通过通风口连通辅助井,所述辅助井盖上开设有换风口。
进一步,所述通风口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至少包括固定在通风口内壁的通风板,所述通风板上开设有通风孔。
进一步,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上预埋件和下预埋件,所述上预埋件预埋于通风口的上方,并所述上预埋件向外延伸出通风口的内壁形成上连接段,所述下预埋件预埋于通风口的下方,并所述下预埋件向外延伸出通风口的内壁形成下连接段,所述通风板设置于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之间。
进一步,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上护板和下护板,所述上护板设置在所述电缆井的内壁并向通风口内壁预设方向延伸,所述上预埋件向下延伸形成上连接段,且所述上连接段穿设于所述上护板,所述下护板设置在所述电缆井的内壁并向通风口内壁预设方向延伸,所述下预埋件向上延伸形成下连接段,且所述下连接段穿设于所述下护板。
进一步,所述上预埋件为T型材Ⅰ,所述T型材Ⅰ沿竖直方向预埋于通风口的上方,且T型材Ⅰ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上连接段;所述下预埋件为倒置预埋的T型材Ⅱ,所述T型材Ⅱ沿竖直方向预埋于通风口的下方,且T型材Ⅱ的上端部向上延伸形成下连接段。
进一步,所述上护板为角钢Ⅰ,所述角钢Ⅰ的侧壁安装在电缆井的内壁上,所述角钢Ⅰ的底壁安装在通风口的内壁上,所述上连接段穿设于所述角钢Ⅰ的底壁;所述下护板为角钢Ⅱ,所述角钢Ⅱ的侧壁安装在电缆井的内壁上,所述角钢Ⅱ的底壁安装在通风口的内壁上,所述下连接段穿设于所述角钢Ⅱ的底壁。
进一步,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螺栓群Ⅰ和螺栓群Ⅱ,所述螺栓群Ⅰ至少包括呈矩形阵排列方式穿设上护板或下护板的四个螺栓Ⅰ,所述螺栓群Ⅱ至少包括呈矩形阵排列方式穿设上连接段或下连接段的四个螺栓Ⅱ。
进一步,还包括滤渣篮,所述滤渣篮设置于所述辅助井盖的底部,所述滤渣篮和所述通风口之间具有过渡腔,所述滤渣篮上开设有滤渣孔。
进一步,所述辅助井沿竖直方向向下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滤渣篮设置在放置槽内,所述放置槽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连通排水管道和滤渣篮的滤渣孔。
进一步,所述滤渣篮内铺设有滤渣网,所述滤渣网的口径小于滤渣孔的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9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供辅助用电的储能集装箱
- 下一篇:一种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变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