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粒流压壳打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8899.2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唐晨翔;许停停;孙文锴;沈于蓝;刘慧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00 | 分类号: | B24C3/00;B24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214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粒流压壳 打磨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粒流压壳打磨工装,其中,压壳上设置有进气口、安装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安装口位于压壳的两侧,出气口于压壳的侧壁盘旋而出且其端口与安装口同侧,打磨工装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底座,上盖板密闭封盖于进气口的端口,下盖板密闭封盖于安装口的端口,且下盖板上开设有与压壳内腔连通的穿孔,底座贴靠于下盖板的下方,且底座上对应穿孔开设有出料槽,出气口于底座穿出。上述打磨工装针对压壳独特的形状,设计了底座、上盖板、下盖板的结构,使得磨粒流从出气口进入后从底座的出料槽排出,既实现了压壳可靠固定,同时便于控制进出截面尺寸,保证出料顺畅,确保了磨粒流加工效果,尤其适用于出气口和安装口同侧的工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器压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粒流压壳打磨工装。
背景技术
磨粒流工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种挤压方法,其中的颗粒不断地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完成抛光、去毛边和毛刺加工等,可以达到手工无法到达的工件去毛刺部位,具有任何机械研磨的无法替代性。如图4所示的增压器压壳10,磨粒流工艺可以对压壳10内壁流道进行有效打磨处理,然而由于压壳10特殊的结构,其进气口11壁薄、光滑,出气口13盘旋不规则,增加了装夹难度,另外压壳安装口12尺寸大,进出口截面积相差较大,不易于进行磨粒流加工。因此希望设计一种工装夹具,满足磨粒流装夹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粒流压壳打磨工装,针对压壳特殊形状实现可靠装夹,便于进行磨粒流加工。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磨粒流压壳打磨工装,其中,压壳上设置有进气口、安装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安装口位于压壳的两侧,出气口于压壳的侧壁盘旋而出且其端口与安装口同侧,打磨工装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底座,上盖板密闭封盖于进气口的端口,下盖板密闭封盖于安装口的端口,且下盖板上开设有与压壳内腔连通的穿孔,底座贴靠于下盖板的下方,且底座上对应穿孔开设有出料槽,出气口于底座穿出。
特别地,打磨工装还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端头,另一端依次穿过上盖板、压壳内腔、下盖板后固定于底座上。
特别地,出料槽下沉于底座与下盖板的贴合面上,且于槽壁上开设缺口。
特别地,穿孔根据出气口的流道形状设置为弧形。
特别地,进气口为光滑筒状,上盖板的直径大于进气口的口径,而直接压盖于进气口的端口上。
特别地,下盖板设置为与安装口的内壁适配的台阶状。
特别地,出气口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部,底座上对应出气口及安装部开设有限位槽。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磨粒流压壳打磨工装针对压壳独特的形状,设计了底座、上盖板、下盖板的结构,使得磨粒流从出气口进入后从底座的出料槽排出,既实现了压壳可靠固定,同时便于控制进出截面尺寸,保证出料顺畅,确保了磨粒流加工效果,尤其适用于出气口和安装口同侧的工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粒流压壳打磨工装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粒流压壳打磨工装的爆炸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粒流压壳打磨工装的爆炸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8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切割治具压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铣床工作台用小型大夹持力虎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