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生物质秸秆的微粉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6014.5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74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付敏;周柯成;李荣峰;李庆双;高风;郝镒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29/00 | 分类号: | A01F29/00;A01F29/02;A01F29/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生物 秸秆 粉碎 装置 | ||
一种适用于生物质秸秆的微粉碎装置,属于粉碎机械领域。解决了目前粉碎装置针对于秸秆类物料微粉碎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粉碎粒度不达标的问题。技术方案:秸秆粗料经入料口进入粉碎区域,高速转动的切削刃盘与静止的切削盘产生相对运动,物料经过切削刃盘区域时,受到高速转动的切削刃盘与切削盘的切削、冲击粉碎并被打散,物料在冲击力的作用下进入动、定刀配合处,受到刀具的冲击、剪切粉碎,物料撞击到动、定刀盘的凸齿(转子凸齿和定子凸齿)上,受到摩擦力作用,经多层级刀具与凸齿的作用下,以达到预期粉碎效果。本实用新型具备可拆卸设计有利于刀具维修,多种粉碎方式复合作用下,使物料粉碎效果好,对生物质秸秆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粉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生物质秸秆的微粉碎装置,属于粉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伴随农产品的收获,每年生产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由于秸秆资源价格低廉且丰富,大部分农作物秸秆被就地焚毁或是直接丢弃,秸秆的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烟尘和有毒气体,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不规范焚烧也可能引发森林火灾。近几年国家积极推行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秸秆制粉后可作为木塑复合材料、皮革、建筑装饰材料等产品的原材料,秸秆资源的利用离不开粉碎处理,秸秆微粉机作为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装备,可以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率,扩大农作物秸秆的利用范围,实现秸秆资源的高价值利用增加农业收入。秸秆粉料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环保原材料已经在市场上有一定的需求量,随着产品制备的不断改进,针对于秸秆粉碎的粒度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现有的微粉碎设备种类较多,但目前市场上没有针对于生物质秸秆的规模化微粉碎设备,现有设备粉碎秸秆耗能高,大部分无法保证粉碎粒度,导致秸秆制粉的成本增加,例如公告号为CN2478678Y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旋风磨”,这一类粉碎设备虽可以保证粉碎粒度的要求,但是针对于具有一定纤维性和韧性的秸秆物料粉碎效率低,增加能耗且无法保证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面对上述问题,为解决现有粉碎设备无法满足针对生物质秸秆的高效粉碎作业。进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生物质秸秆资源的微粉碎装置,针对秸秆的物理特性,设计切削刃盘与切削盘相配,切削盘固定在前门入料口处,切削刃盘与转动轴和动刀盘固定连接,动、定刀盘上设计多层级动、定刀具相配合,相邻层级刀具之间设置凸齿(转子凸齿和定子凸齿),随层级递进,动定间隙逐级减小,快速转动的动刀与定刀相配合对物料造成冲击、剪切,物料撞击到刀盘上与凸齿发生摩擦作用,经多层级刀具与凸齿的复合粉碎作用下,实现高效、高质量粉碎作业。
在下文中简要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和实施方案,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为了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和重要部分,也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为后续更详细的描述做出铺垫。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生物质秸秆的微粉碎装置,包括机壳、轴承座、带轮、轴承、转动轴、轴端挡圈、动刀机构、定刀机构、螺栓一、出料口、螺母;所述的动刀机构的组合构件包括挡圈、动刀盘、动刀、转子凸齿、切削刃盘、螺栓二;所述的定刀机构的组合构件包括前门、定刀盘、螺栓三、定刀、入料口、切削盘、定子凸齿;
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座和轴承固定在机壳上且穿过机壳与动刀盘和切削刃盘连接固定,定刀盘和切削盘固定在前门上;
所述动刀盘和定刀盘上分别固定安装动刀和定刀,与刀具相对应的刀盘处有凸齿(转子凸齿和定子凸齿),多层级动刀和定刀与凸齿相配合对物料进行多重复合粉碎,使粉碎效果更好;
所述前门上设置有入料口,出料口设置在机壳下方;入料口外连接螺旋进料器,出料口外连接螺旋分离器和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动、定刀具有双剪切刃,同一刀盘上的不同层级刀具交错排布,刀具数目逐级递增,动定间隙逐级减小,以保证粉碎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6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集成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IDC刺破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