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板膜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4987.5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2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尧;廖贵何;魏婕;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4 | 分类号: | B32B27/34;B32B7/12;B32B27/08;B32B27/36;H01L31/049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板膜,从内到外设置有里层、中间层和表层,且各层间通过粘合层连接;其中,所述里层为耐电解液的BOPA薄膜;所述中间层为耐水解的聚酯薄膜;所述表层为耐电解液的BOPA薄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板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优异的耐风沙磨损性能、耐酸碱性及耐候性;同时,该背板膜具有优异的水汽阻隔性,能防止水蒸气进入而影响组件,且产品具有成本低等优势,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封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板膜。
背景技术
背板是用在太阳能组件背面,直接与外环境大面积接触的光伏封装材料。
目前市面上的背板膜主要有PVDF/PET/PVDF薄膜等,此复合薄膜由于本身含有PVDF薄膜,具有优异的耐候性。但是PVDF薄膜成本高,且该结构的薄膜不具有耐穿刺等性能,在运输的过程中或者在平时使用中风吹使得风沙磨损背板或者尖锐物质穿透背板膜造成损坏,使得封装膜失去保护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背板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成本高和不耐穿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背板膜,从内到外设置有里层、中间层和表层,且各层间通过粘合层连接;其中,所述里层为耐电解液的BOPA薄膜;所述中间层为耐水解的聚酯薄膜;所述表层为耐电解液的BOPA薄膜。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层为耐高温水解的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里层的厚度为15-25微米。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100~300微米。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表层的厚度为25~30微米。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1~5微米。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本方案采用的多层复合膜复合结构,充分利用各层薄膜的优势,协调增强,以实现良好的复合性能,能满足光伏封装背板膜的各种性能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耐穿刺性能差,影响封装膜的保护作用,同时也解决了背板膜里面还有PVDF整层膜造成的成本高等问题。
2、里层采用的是耐电解液的BOPA薄膜,具有优异的耐电解液性能,能防止里层光伏组件里面的电池电解液溢出而腐蚀。
3、中间层采用的是耐水解的聚酯薄膜,具有优异的耐水解性能,优异的水蒸气阻隔性。防止水蒸气进入而影响组件性能。
4、表层同样采用的是耐电解液的BOPA薄膜,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同时具有优异的耐酸碱性,能应对不同的气候变化。
5、粘合层采用的是耐高温水解的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水性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复合膜的层结构图。
其中,10-里层、20-粘合层、30-中间层、40-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指接触内容物所在侧,“外”指远离内容物所在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背板膜由内到外依次为里层(10)、粘合层(20)、中间层(30)、粘合层(20)、表层(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4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筷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辅助支撑结构的车用液压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