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神病人用治疗椅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98491.1 | 申请日: | 202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4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岛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G15/00 | 分类号: | A61G15/00;A61G15/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神病人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神病人用治疗椅,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在的精神病人治疗椅固定患者时操作不便的问题,包括座板;所述座板的底部固定对称连接有共四根支撑腿;两组所述侧扶手之间顶部还安装有一块腹部夹板;所述腹部夹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腹部夹板连接架;所述腹部夹板连接架上均通过螺纹嵌入安装有一根螺杆;两块所述第二手臂夹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定位块。本装置能够调整腹部夹板与靠背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相比较于现在的治疗椅在对患者手臂和腹部进行固定时需要一一操作不同的夹紧结构,固定时操作不便,本装置通过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对手臂和腹部的固定,操作更加简单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精神病人用治疗椅。
背景技术
精神病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分支,它主要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病象和临床规律以及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有关问题,目前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因为精神病人有时会缺乏自制力,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一些带有束缚功能的治疗椅对病人进行束缚。
例如申请号为201920823005.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精神科专用的治疗椅,包括椅座、椅背、转轴、护栏、支腿、扶手架、固定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椅背安装在椅座的后端,所述转轴安装在椅座和椅背之间,所述护栏安装在椅背的顶端,所述支腿安装在椅座的底端,所述扶手架安装在椅座的两侧,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扶手架的上端,所述调节装置安装在转轴的一侧及椅座的内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开设有手臂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装置,方便了根据病人手臂的粗细进行夹紧,且不会使病人感觉到疼痛,保证病人手臂血液循环流畅,固定效果好,通过设置调节装置,方便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对椅背角度进行调节,使病人坐在该治疗椅上更加舒适。
基于上述检索发现,上述专利同时结合现有技术中的多数精神病人治疗椅,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精神病人治疗椅对患者手臂和腹部固定的夹紧结构均为单独式结构,在对患者手臂和腹部进行固定时需要一一操作,固定患者时操作非常不便。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精神病人用治疗椅,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神病人用治疗椅,以解决现在的精神病人治疗椅对患者手臂和腹部固定的夹紧结构均为单独式结构,在对患者手臂和腹部进行固定时需要一一操作,固定患者时操作非常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精神病人用治疗椅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精神病人用治疗椅,包括座板;所述座板的底部固定对称连接有共四根支撑腿;所述座板的顶部两侧固定对称安装有两组侧扶手;两组所述侧扶手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一块第一手臂夹板;两组所述侧扶手的顶部还均固定设置有一组夹板支撑架;两组所述夹板支撑架之间均滑动安装有一块第二手臂夹板;
所述座板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一组靠背;两组所述侧扶手之间顶部还安装有一块腹部夹板;所述腹部夹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腹部夹板连接架;所述腹部夹板连接架上均通过螺纹嵌入安装有一根螺杆;两块所述第二手臂夹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腹部夹板连接架由两块垂直连接的板组成,在将腹部夹板安装后,腹部夹板连接架位于后侧的板最底部会位于第一手臂夹板和第二手臂夹板的顶部面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上均等距设置有四个圆孔,且圆孔的直径与螺杆一端的圆柱头直径相等,而且定位块位于第二手臂夹板的中间位置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臂夹板的一侧和第二手臂夹板的一侧均上下对称设置有两道半圆柱形的橡胶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一端的圆柱头嵌入定位块上的圆孔中时,螺杆既能推动第二手臂夹板朝向第一手臂夹板滑动,又能将腹部夹板的位置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岛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未经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岛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8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的风险预警自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智能交通监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