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脱气压实部件的粉料输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90558.7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4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其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48 | 分类号: | B65G53/48;B65G53/60;B65G53/24;B65G5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聂稻波 |
地址: | 524047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脱气 部件 输送 机构 | ||
一种带有脱气压实部件的粉料输送机构,包括顺次设置的动力部件、输送部件,还包括和脱气压实部件,输送部件的顶端与动力部件连接,底端设置在脱气压实部件的内部;所述脱气压实部件包括一级脱气机构,所述一级脱气机构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为排气空腔,所述内壳上开有若干排气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脱气负压入口和第一脱气反吹入口,所述脱气压实部件的内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吸脱气压实部件内部的压力。本实用新型将粉体挤压和装填入大规格石墨坩埚中,且填装密度较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坩埚投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脱气压实部件的粉料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仍然是石墨类材料占主导地位,作为负极材料的石墨类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先将块状或大颗粒状的天然石墨或者人造石墨前驱体(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等)粉碎成粒径适宜的粉末状颗粒,然后再进行炭化和石墨化处理,例如将天然石墨进行石墨化处理,去除天然石墨内部的杂质元素,将C的纯度提高到99%以上,又例如将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先进行炭化后,再进行石墨化处理,可以提高其容量和循环性能,以制备出合格的石墨类负极材料。
在炭化和石墨化过程中,需要将天然石墨、石油焦、针状焦或沥青焦装入坩埚内(直径0.4-0.6米,高度为1.2米),再将坩埚放入炭化炉或石墨化炉中进行炭化或石墨化处理。
但现有技术中向坩埚内装料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加料多为人工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效率较低;(2)在装料过程中,粉料容易泄漏,造成环境污染;(3)因物料比重小,导致坩埚装料少、装料不密实,每次生产的石墨材料少,导致用电成本和坩埚损耗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脱气压实部件的粉料输送机构,能够将粉体挤压和装填入大规格石墨坩埚中,且填装密度较大。
为改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带有脱气压实部件的粉料输送机构,包括顺次设置的动力部件、输送部件和脱气压实部件,输送部件的顶端与动力部件连接,底端设置在脱气压实部件的内部;
所述脱气压实部件包括一级脱气机构,所述一级脱气机构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
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为排气空腔,所述内壳上开有若干排气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脱气负压入口和第一脱气反吹入口,所述脱气压实部件的内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吸脱气压实部件内部的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级脱气机构的底部设置有二级脱气机构,所述二级脱气机构与内壳底部的开口相对应之处开有落料口,二级脱气机构为空腔结构,其顶部设置有第二脱气负压入口和第二脱气反吹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二级脱气机构的底部为透气板,所述透气板的顶部还设置有石墨过滤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输送部件包括外导管和螺旋杆,其与一分料仓配合将原料送入脱气压实部件中,所述螺旋杆的顶端与动力部件连接,底部穿过分料仓设置在脱气压实部件的内部,动力部件用于带动螺旋杆上下运动;外导管位于分料仓和脱气压实部件之间,且外导管的顶部与分料仓的底部密封连接,外导管的底部与脱气压实部件的顶部密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级脱气机构和二级脱气机构之间设置有螺杆固定件,所述螺旋杆的底部设置在螺杆固定件内,且所述螺旋杆的底部能够在螺杆固定件内转动。
所述螺旋杆的底部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脱气压实部件底部与坩埚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气空腔的顶部对应之处开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连接有气嘴和电磁阀,所述气嘴、电磁阀与外部的真空泵连接,用于为排气空腔提供真空环境,所述真空泵、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机构连接,控制机构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数据控制真空泵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0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出口回路在线监测装置
- 下一篇:倾倒炉出料用浇包移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