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脚部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90233.9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9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北辰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梁永昌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膝关节 置换 手术 用脚部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脚部固定架,包括矩形的底座,底座加工有两端开口的内槽,底座上部焊接有粘接板,粘接板顶面通过强力胶粘接脚套的下部,脚套设有内腔,内腔中缝制有适配规格的硅胶内垫;底座通过内槽套装在床体的纵向方钢上,实现底座与床体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简单实用,通过带有顶丝的底座与床体连接后,患者将脚部深入脚套中即可,利用底座的限位实现患者腿部在手术时的稳定,制作方式和使用方式简单,适用性好,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降低了医务人员工作负荷,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具体是指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脚部固定架。
背景技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在近代人工髋关节成功应用于病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它能非常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发达国家比较流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做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时候需要有护士一直扶着患者的腿,并保持垂直度,这种方法不仅固定效果差,易出现腿部不稳的现象,而且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不满足临床需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脚部固定架,包括矩形的底座,底座加工有两端开口的内槽,底座上部焊接有粘接板,粘接板顶面通过强力胶粘接脚套的下部,脚套设有内腔,内腔中缝制有适配规格的硅胶内垫;
底座通过内槽套装在床体的纵向方钢上,实现底座与床体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简单实用,通过带有顶丝的底座与床体连接后,患者将脚部深入脚套中即可,利用底座的限位实现患者腿部在手术时的稳定,制作方式和使用方式简单,适用性好,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降低了医务人员工作负荷,便于推广。
作为改进,底座两侧加工有相同规格的螺纹孔,螺纹孔上均加装有一端带有旋钮的顶丝,底座通过带有旋钮的顶丝旋转抵住床体的纵向方钢实现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脚部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脚部固定架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脚部固定架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脚套,2、内腔,3、硅胶内垫,4、粘接板,5、底座,6、旋钮,7、床体,8、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脚部固定架,包括矩形的底座5,所述底座5加工有两端开口的内槽8,所述底座5上部焊接有粘接板4,所述粘接板4顶面通过强力胶粘接脚套2的下部,所述脚套2设有内腔2,内腔2中缝制有适配规格的硅胶内垫3;
所述底座5通过内槽8套装在床体7的纵向方钢上,实现底座5与床体7的连接。
所述底座5两侧加工有相同规格的螺纹孔,螺纹孔上均加装有一端带有旋钮6的顶丝,所述底座5通过带有旋钮6的顶丝旋转抵住床体7的纵向方钢实现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根据临床需要,将底座5放置在床体7的纵向方钢的合适位置后,将两端带有旋钮6的顶丝拧紧,患者将脚部放入脚套1处即可,脚套1内部设有硅胶内垫3,可保护患者脚趾,提高舒适度。
利用带有脚套1、底座5的脚部固定架可以在手术中把患者的脚固定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北辰医院,未经天津市北辰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0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盖机抓盖机构
- 下一篇:一种防渗漏腹膜透析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