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风琴琴体支撑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70555.7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11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征;王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征 |
| 主分类号: | G10G5/00 | 分类号: | G10G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文雅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风琴 支撑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风琴琴体支撑架,涉及辅助支架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琴体长期压在左腿上,很容易造成左腿的静脉曲张,背带勒肩造成的颈椎、腰病的发生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承托平台,用于承托手风琴琴体;支撑结构,设置为至少一组,位于承托平台的底部;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支撑结构的顶部,承托平台与连接板铰接,本实用新型用于防止手风琴琴体压腿,减轻手风琴使用者的身体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风琴琴体支撑架。
背景技术
手风琴既能够独奏,也可参加重奏、合奏,通过手指与风箱的巧妙结合,能够演奏出多种不同风格的乐曲,又因手风琴携带方便,适合不同年龄的演奏者,得到大众的喜爱。
但是由于手风琴专业人士每天练琴时间长达7-8个小时,还有的中老年手风琴爱好者及使用自由低音类大琴及重琴者,琴体长期压在左腿上,很容易造成左腿的静脉曲张,背带勒肩也会造成颈椎、腰病的发生。
因此,需要一种支撑结构来有效地避免琴体压腿,背带勒肩造成颈椎病、腰病带来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风琴琴体支撑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琴体长期压在左腿上,很容易造成左腿的静脉曲张,背带勒肩造成的颈椎、腰病的发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风琴琴体支撑架,包括:
承托平台,用于承托手风琴琴体;
支撑结构,设置为至少一组,位于所述承托平台的底部;
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所述承托平台与所述连接板铰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高度可调节的支撑臂和底座,所述支撑臂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包括固定臂、调节臂以及承托臂,其中:
所述固定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固定臂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
所述调节臂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调节臂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臂内,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
所述调节臂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固定臂,固定连接所述承托臂,所述承托臂与所述调节臂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设置为包括平行设置的两组,并且两组所述支撑臂通过“U”型连接结构连接,其中:
所述“U”型连接结构与所述承托平台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臂的两侧。
优选地,还包括角度调节件,所述角度调节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承托平台侧面,所述角度调节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孔结构;
所述承托臂的一侧设置第二孔结构,所述第一孔结构与所述第二孔结构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承托平台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承托平台的端部设置为倾斜面。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和保护罩,其中:
所述第一缓冲层设置于所述承托平台的顶部,并且所述第一缓冲层将所述承托平台的边缘包覆其中;
所述第二缓冲层设置于所述承托平台的底部;
所述保护罩套设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多个支脚,所述支脚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底座底部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征,未经王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70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数据记录分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支架和电子设备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