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面雨水分流及预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58406.9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4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翁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雨水 分流 预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雨水分流及预处理装置,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后期雨水处理成本、消除卫生隐患。上变径管顶部与进水管底部固定;分流组件外管顶部与上变径管底部固定;分流组件内管固定设置在分流组件外管内;预处理组件外管顶部与分流组件外管底部固定;预处理组件内管固定设置在预处理组件外管内,预处理组件内管顶部与分流组件内管底部固定;过滤介质固定设置于预处理组件外管和预处理组件内管之间;下变径管的顶部与汇流组件外管的底部固定,下变径管的底部与出水管的顶部固定;汇流组件内管固定设置在汇流组件外管内,汇流组件内管的顶部与预处理组件内管的底部固定;汇流组件外管的顶部与预处理组件外管的底部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雨水分流及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及能源问题的突出,城市传统建筑的设计由高能耗发散型向高效绿色型转变。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通常会通过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屋面雨水径流由于冲刷作用,初期雨水会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质,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收集,将会使污染物浓度低、水量较大的后期雨水受到污染,增加了雨水处理的成本。
针对传统雨水管断接方式会出现的卫生隐患、初期雨水弃流过大造成资源浪费及未处理初期雨水直接进入管网后处理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屋面雨水分流及预处理装置,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后期雨水处理成本、消除卫生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屋面雨水分流及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组件、预处理组件和汇流组件;所述的分流组件包括进水管、上变径管、分流组件外管和分流组件内管;上变径管的顶部与进水管的底部固定;分流组件外管的顶部与上变径管的底部固定;分流组件内管固定设置在分流组件外管内;所述的预处理组件包括预处理组件外管、预处理组件内管和过滤介质;预处理组件外管的顶部与分流组件外管的底部固定;预处理组件内管固定设置在预处理组件外管内,预处理组件内管的顶部与分流组件内管的底部固定;过滤介质固定设置于预处理组件外管和预处理组件内管之间;所述的汇流组件包括出水管、下变径管、汇流组件外管和汇流组件内管;下变径管的顶部与汇流组件外管的底部固定,下变径管的底部与出水管的顶部固定;汇流组件内管固定设置在汇流组件外管内,汇流组件内管的顶部与预处理组件内管的底部固定;汇流组件外管的顶部与预处理组件外管的底部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组件还包括分流组件内管固定器,分流组件内管通过分流组件内管固定器固定设置在分流组件外管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水管、分流组件内管、预处理组件内管、雨水汇流器内管、出水管这五根管的管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变径管为上窄下宽的喇叭状;所述的下变径管为上宽下窄的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汇流组件内管位于出水管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组件内管位于进水管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处理组件还包括预处理组件内管固定器,预处理组件内管通过预处理组件内管固定器固定设置在预处理组件外管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处理组件外管与分流组件外管管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汇流组件还包括汇流组件内管固定器,汇流组件内管通过汇流组件内管固定器固定设置在汇流组件外管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介质为多孔过滤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8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污染处理曝气装置
- 下一篇:智能型集成式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