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机的辐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0643.0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0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科电子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G01R1/04;G01R1/02;H04M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方鼎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2 | 代理人: | 欧阳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福保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手机 辐射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辐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手机的辐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箱的一侧通过铰链与L型箱门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检测箱的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有辐射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机构,且翻转机构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检测箱中并固定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内壁通过转动件与放置框远离翻转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带动两个夹板夹持住手机实现固定,固定牢靠,节省人力,将手机密封在检测箱中,避免辐射检测时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提高检测数据精确性,设置翻转机构实现手机倾斜角度的调节,可进行多角度辐射检测,使检测数据更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辐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手机的辐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手机已经是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方便快捷享受的背后却掩藏着严重的手机辐射污染,手机辐射,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时产生的电波,手机辐射靠SAR值来衡量,关于手机辐射人体有没有害的马拉松式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部分人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会因为手机产业的刻意隐瞒与回避就可以消失,也有人提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无害论。
在手机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手机样品的辐射进行抽检为重要的合格检验工序,但是,现有的手机辐射检测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手持辐射检测仪的方式进行检测,增加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浪费人力,且长时间工作辐射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其次,手机和辐射检测仪暴露在外界,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从而导致辐射检测数据不够精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机的辐射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手机的辐射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手机的辐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和L型箱门,所述检测箱的一侧通过铰链与L型箱门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检测箱的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有辐射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机构,且翻转机构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检测箱中并固定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内壁通过转动件与放置框远离翻转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放置框的一侧设有夹持机构,且放置框的一侧内壁开设有与夹持机构连通设置的滑口,所述夹持机构的两端分别贯穿滑口延伸至放置框中并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板;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在放置框一侧的矩形条壳,所述矩形条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贯穿延伸至矩形条壳中并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矩形条壳的一端内壁通过轴承座与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母块,且两个螺母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均贯穿滑口并分别与两个夹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在检测箱一侧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检测箱中并与放置框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且第二转轴贯穿通孔设置,所述通孔的内壁通过轴承与第二转轴的外侧壁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侧壁分别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卡槽,且定位卡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硅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箱门的侧壁设有L型玻璃观察窗,且L型箱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且夹持机构、翻转机构和辐射检测传感器的一端分别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箱和L型箱门均采用硼聚乙烯板,且检测箱和L型箱门的外表面涂有防辐射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科电子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倍科电子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0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