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轮圈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36949.0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0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伍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普莱斯特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2 | 分类号: | B60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李改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轮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轮圈,包括轮圈主体,所述轮圈主体上开设有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的内部外侧壁的中央位置设置为向环形腔室内部凸起的环形凸起,所述轮圈主体的外侧开设有一个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的内部内侧壁的中央位置设置为向环形腔室内部内陷的第二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圈主体上进行设置凸点和开设环形腔室,使得该轮圈的质量轻,由于第一弧形倒角面和第二弧形倒角面的设置,再配合凸点,极大的增强了轮圈的强度和辐条孔的强度,有效的防变形,另外由于凸点的设置,使得轮圈在骑行中可以有效的借助空气动力,提升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轮圈。
背景技术
轮圈又叫轮毂,轮圈被用以固定轮胎,是组成自行车中重要的轮子部份,现有轮圈存在质量重和强度小的问题,也无法在骑行中进行借助空气动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轮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轮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轮圈,包括轮圈主体,所述轮圈主体上开设有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的内部外侧壁的中央位置设置为向环形腔室内部凸起的环形凸起,所述轮圈主体的外侧开设有一个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的内部内侧壁的中央位置设置为向环形腔室内部内陷的第二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且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三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第二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和两个第三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共同构成一个用于安装轮胎的轮胎安装腔体,所述轮圈主体的前侧和后侧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安装在辐条孔处的凸点。
优选的,所述环形腔室的内部内侧壁与环形腔室的前侧内壁的连接处以及环形腔室的内部内侧壁与环形腔室的后侧内壁的连接处均设置为第一弧形倒角面。
优选的,所述环形腔室的内部外侧壁与环形腔室的前侧内壁的连接处以及环形腔室的内部外侧壁与环形腔室的后侧内壁的连接处均设置为第二弧形倒角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圈主体上进行设置凸点和开设环形腔室,使得该轮圈的质量轻,由于第一弧形倒角面和第二弧形倒角面的设置,再配合凸点,极大的增强了轮圈的强度和辐条孔的强度,有效的防变形,另外由于凸点的设置,使得轮圈在骑行中可以有效的借助空气动力,提升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轮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着A-A方向剖开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圈主体、2环形腔室、201第一弧形倒角面、202第二弧形倒角面、203环形凸起、3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01第二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02第三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4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普莱斯特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普莱斯特复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6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