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壁圆管校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36735.3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9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本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迅达车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4 | 分类号: | B21D3/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2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圆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壁圆管校圆装置,它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中心部位固定有套筒底座,所述套筒底座的顶部中心部位固定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与顶杆构成螺纹传动配合;所述顶杆的顶端通过球头与顶块底端的球面盲孔相配合。此较圆装置能够薄壁圆管件的校圆使用,其一方面能够满足微量校正,经常校正量在0.01mm‑0.02mm之间,甚至不超过0.01mm;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局部校正,校正过程中不会对旁边正常部分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壁管零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圆管校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直径/壁厚约等于60的薄壁圆管制造加工过程中,装夹、车削、焊接、转运等各种因素都容易造成薄壁圆管变形,特别是终加工后产生的变形,容易使产品内径尺寸超差,造成不合格品。因此产品部件交检之前,要对变形产品进行校正,保证产品关键尺寸内径在要求范围之内。薄壁圆管容易产生的变形是变扁,即同一截面内径不相等,甚至尺寸上、下限超公差要求,造成不合格。这时,就需要将扁管校圆,校圆过程中有以下注意之处:一是变形不大,需要校正的量也不大,有时经常超差0.01mm以下,需要微量校正;二是变形多是局部,需要局部校正,不能影响旁边正常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壁圆管校圆装置,此较圆装置能够薄壁圆管件的校圆使用,其一方面能够满足微量校正,经常校正量在0.01mm-0.02mm之间,甚至不超过0.01mm;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局部校正,校正过程中不会对旁边正常部分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薄壁圆管校圆装置,它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中心部位固定有套筒底座,所述套筒底座的顶部中心部位固定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与顶杆构成螺纹传动配合;所述顶杆的顶端通过球头与顶块底端的球面盲孔相配合。
所述基座的底部端面采用底端弧形结构,所述底端弧形结构与待较圆的薄壁圆管的内侧壁相接触配合。
所述螺纹套筒的中心部位加工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顶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
所述顶杆的中间部位通过环形焊点焊接固定有用于和扳手相配合的扳手转动块。
所述扳手转动块的截面采用正六边形结构。
所述顶块的顶部外侧面采用顶端弧形结构,所述顶端弧形结构与待较圆的薄壁圆管的内侧壁相接触配合。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对经过机械加工后的薄壁圆管的局部微量变形进行校正,使薄壁圆管内径尺寸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2、通过顶杆能够与螺纹套筒之间构成螺纹传动配合,进而保证在转动顶杆的过程中,能够对顶杆起到顶升的目的。
3、通过采用球头和球面盲孔之间的配合,保证了顶杆能够转动。
4、通过扳手转动块能够与扳手相配合,进而实现顶杆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球头连接局部图。
图中:基座1、套筒底座2、螺纹套筒3、顶杆4、扳手转动块5、环形焊点6、顶块7、球头8、球面盲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迅达车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昌迅达车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6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