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23882.7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65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才多;谢先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2;A01G2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骏键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态 海堤 结构 | ||
1.一种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筑在海堤外坡底部的镇脚;
构筑在海堤滩地上且位于所述镇脚外侧的海堤抛石棱体;
构筑在海堤滩地上且位于所述镇脚与海堤抛石棱体之间的海堤镇压平台;
构筑在海堤滩地上且位于所述海堤抛石棱体外侧的促淤坝;
构筑在海堤滩地上且位于所述促淤坝与海堤抛石棱体之间的第一生态结构;
构筑在所述海堤抛石棱体顶部和所述海堤镇压平台中部的第二生态结构;以及
构筑在所述镇脚与第二生态结构之间的潮汐池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镇脚为素砼结构、钢筋砼结构或埋石砼结构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堤镇压平台由自下至上依次铺设的镇压垫层以及镇压护面结构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镇压垫层采用袋装碎石铺设构成,所述镇压护面结构采用灌砌块石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淤坝为由抛石与扭王块体护面构成的透水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态结构包括:
吹填在所述促淤坝与海堤抛石棱体之间的第一疏浚土体;
散抛在所述第一疏浚土体内的大块散抛石;以及
种植在所述第一疏浚土体上的沉水盐生植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态结构的顶面高程位于多年平均潮位附近。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盐生植物为海三棱藨草或碱蓬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态结构包括:
构筑在所述海堤抛石棱体的顶部外侧的第一抛石堰;
构筑在所述海堤镇压平台的中部的第二抛石堰;
铺设在所述海堤抛石棱体的顶部和所述海堤镇压平台的中部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抛石堰与第二抛石堰之间的反滤结构;
吹填在所述反滤结构上的第二疏浚土体;以及
种植在所述第二疏浚土体上的挺水盐生植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态结构的顶面高程位于多年平均高潮位附近。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石堰和/或第二抛石堰的顶部宽度为2m~4m,其堰坡为1:2。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结构为反滤布且其两端压设在所述第一抛石堰和第二抛石堰的内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布的两端的压设长度为0.5m~1.5m。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盐生植物为芦苇或白茅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化海堤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汐池结构包括:
无规则地铺设在所述镇脚与第二生态结构之间的散抛石;
吹填在所述散抛石上的第三疏浚土体;以及
混合在所述第三疏浚土体内的贝壳类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38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