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锦涤氨纶交织摇粒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23375.3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83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柯阿小;柯炳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新众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27/02;B32B27/36;B32B27/12;B32B17/02;B32B17/12;B32B9/02;B32B27/34;B32B15/02;B32B15/14;B32B7/12;B32B5/06;B32B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烯锦涤氨纶 交织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锦涤氨纶交织摇粒面料,涉及纺织面料相关技术领域,包括面料基层、石墨烯加强层、远红外层和摇粒绒层,所述摇粒绒层设置于所述远红外层表面,所述远红外层设置于所述石墨烯加强层表面,所述石墨烯加强层设置于所述面料基层表面,所述摇粒绒层由保温面料底层和摇粒绒构成,所述摇粒绒均匀分布在所述保温面料底层表面,所述面料基层由涤纶丝线纺织而成的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且面料基层上设置有若干经向导电编织线和纬向导电编织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石墨烯锦涤氨纶交织摇粒面料,通过加入石墨烯材料以及远红外层,能够显著提高整个面料的保暖效果,整个面料具有手感更柔和,具有抗菌、保暖和远红外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锦涤氨纶交织摇粒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在衣食住行等个方面有了较高的要求,单从穿衣打扮方面讲,纺织面料技术的革新为人们带来了很多穿着方面意想不到的惊喜,围巾作为一种修饰,穿搭配和保温的用品也有着非常创新的一面,在围巾的实用性上更加满足耐脏和高校的保温作用等要求,而且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总之纺织面料在日后的市场环境下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前景;摇粒绒面料是常见的一种服装面料,摇粒蓬松密集而又不易掉毛、起球,反面拉毛稀疏匀称,具有舒适和手感好的特点。
但是现有的摇粒绒面料在保暖性以及其他附加功能上还有待提高,其抗菌、远红外功能较差,其保暖性也有待提高,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石墨烯锦涤氨纶交织摇粒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锦涤氨纶交织摇粒面料,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墨烯锦涤氨纶交织摇粒面料,所述石墨烯锦涤氨纶交织摇粒面料包括面料基层、石墨烯加强层、远红外层和摇粒绒层,所述摇粒绒层设置于所述远红外层表面,所述远红外层设置于所述石墨烯加强层表面,所述石墨烯加强层设置于所述面料基层表面,所述摇粒绒层由保温面料底层和摇粒绒构成,所述摇粒绒均匀分布在所述保温面料底层表面,所述面料基层由涤纶丝线纺织而成的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且面料基层上设置有若干经向导电编织线和纬向导电编织线。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加强层由石墨烯经线和玻璃纤维纬线交替编织而成,所述石墨烯经线由涤纶纱线和掺杂有石墨烯的棉线混纺而成,所述玻璃纤维纬线由掺杂有玻璃纤维的棉线纺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经向导电编织线和纬向导电编织线均由尼龙编织线和导电丝线编织而成,所述导电丝线由掺杂有金属导电纤维的棉线混纺而成。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经向导电编织线相互平行,若干个所述纬向导电编织线相互平行,相邻两个所述经向导电编织线之间的距离为1.5-2.5cm,相邻两个所述纬向导电编织线之间的距离为2-3cm。
优选的,所述摇粒绒层中的保温面料采用棉绞线编织而成,所述棉绞线之间采用经线及纬线紧密缝合,所述棉绞线采用双股棉线绞合而成,且所述摇粒绒层中的保温层以经纬每隔2-3cm混纺有高导热碳纤维的平纹编制保温面料织物。
优选的,所述面料基层与石墨烯加强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水抗污层,所述防水抗污层采用PTEE材料层或是由PG布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远红外层由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混纺而成。
优选的,所述面料基层、石墨烯加强层、远红外层和摇粒绒层之间通过粘胶粘接和芳纶丝紧密缝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新众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新众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33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