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6853.8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6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史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赵洋;刘铁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至少第一本体;所述至少第一本体包括壳体、显示屏以及防护条;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具有容纳空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防护条沿所述显示屏的周向边缘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防护条与所述壳体相卡接,所述防护条于所述第一侧显露,以缓冲所述壳体与其他接触面的摩擦。通过在第一本体的壳体的外围边缘设置防护条,以使得第一本体的第一侧的周向边缘在与其他表面或物质发生硬性接触或刮蹭时避免摩擦,进而防止硬性接触、摩擦造成的划痕,并且防护条与第一本体的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替代冷压胶粘接,大大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笔记本屏幕侧的安装方式多为双射成型的屏幕周边外框和A壳通过卡扣的形式进行组装,但是该组装方式会对屏幕产生了压力,造成了屏幕漏光的问题;进而设计者将屏幕周边外框设计变为塑料薄膜B壳(麦拉片),以消除对屏幕的挤压力,大大的缓解了屏幕的漏光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但是,由于笔记本电脑的A壳和C壳都是硬质材料,在笔记本电脑处于闭合状态下,极易发生A壳与C壳的摩擦,造成产品外观上出现刮痕。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由于笔记本电脑的A壳和C壳都是硬质材料,在笔记本电脑处于闭合状态下,极易发生A壳与C壳的摩擦,造成产品外观上出现刮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至少第一本体;
所述至少第一本体包括壳体、显示屏以及防护条;
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具有容纳空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防护条沿所述显示屏的周向边缘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显示屏之间;
所述防护条与所述壳体相卡接,所述防护条于所述第一侧显露,以缓冲所述壳体与其他接触面的摩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防护条显露于所述第一侧的部分沿第三方向的宽度≤3mm;
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宽度方向。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壳体为槽状结构,所述壳体的槽壁内侧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第一卡接部;
所述防护条外表面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适配,以减少所述防护条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所述槽底的方向。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具有顶面、底面以及连接面;
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底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顶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连接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远离所述槽壁的一端,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所述显示屏;
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槽壁,以使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卡接于所述第一凸起。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卡接部还包括第二凹槽;
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邻设置,为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脱离所述第一凸起提供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6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