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废锅气化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00337.6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9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春雷;曹金胜;孙卓庆;钱金国;张建利;冯斌;齐高华;吕斌;郭旭;尤涛;张瑞波;张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72 | 分类号: | C10J3/72;C10J3/74;C10J3/86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9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废锅 气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废锅气化炉装置,一种半废锅气化炉装置,包括废锅段和下段水冷器,废锅段包括上段水冷器和水冷壁,所述上段水冷器通过密封装置与水冷壁连接;密封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耐热件、固定件和隔热件,上段水冷器通过固定件与水冷壁顶端连接,隔热件设在上段水冷器与水冷壁之间,耐热件一端与上段水冷器连接,耐热件另一端与水冷壁接触,水冷壁底端与下段水冷器顶部连接;通过耐热件、固定件和隔热件来满足半废锅气化炉的密封要求,同时提高结构强度,并且提高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废锅气化炉装置。
背景技术
半废锅气化炉是一种新型的气化炉技术,由华东理工大学和原兖矿集团联合研发。它选择在气化室和激冷室之间添加一段辐射废锅,废锅段布置水冷壁,在废锅段上下两端分别布置一处水冷器。原料煤与氧气在气化室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生成水煤气,高温水煤气进入废锅段,通过在上下水冷器和水冷壁通入高压锅炉水,吸收水煤气显热生成饱和蒸汽,来达到回收热量的目的。水煤气经过废锅段回收热量后进入激冷室,继续进行激冷。
但在实践中发现,气化炉在运行过程中,废锅上段水冷器与水冷壁的密封装置易被破坏,高温水煤气通过被破坏的密封面在环隙形成通道,导致托砖盘温度升高,气化炉运行周期缩短。
而且在半废锅气化炉运行后期,水冷壁及辐射屏积灰挂渣,换热变差,高温合成气经换热后温降变低,即渣口处煤气温度越来越高,熔渣随温度升高出现黏性,在下渣口坡段出现堆积,当出现压力大幅波动或者堆积达到极限时出现“滑坡”现象,造成渣口堵塞。
渣口堵造成燃烧室压力瞬间增大,上下渣口水冷器密封面破坏,高温水煤气在环隙形成通道,保护气无法满足保护作用。高温气体造成托砖架温度超过指标要求,气化炉被迫停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废锅气化炉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废锅段密封不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半废锅气化炉装置,包括废锅段和下段水冷器,所述废锅段包括上段水冷器和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水冷器通过密封装置与水冷壁连接;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耐热件、固定件和隔热件,上段水冷器通过固定件与水冷壁顶端连接,所述隔热件设在上段水冷器与水冷壁之间,所述耐热件一端与上段水冷器连接,耐热件另一端与水冷壁接触,所述水冷壁底端与下段水冷器顶部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半废锅气化炉装置还包括耐火层,所述耐火层一端位于水冷壁的内侧,另一端沿着水冷壁内壁延伸至下段水冷器内侧,耐火层上表面与水平面夹角为72°~78°。
进一步限定,所述耐火层上表面与水平面夹角为75°
进一步限定,所述耐热件为L型环状结构,耐热件一端与上段水冷器卡接,耐热件另一端与水冷壁内壁接触。
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件包括固件和定件,所述固件与上段水冷器内壁固定,所述定件为L型结构,并且定件位于耐热件下方并与其匹配,定件固定端与固件固定,定件支撑端延伸至上段水冷器内壁外侧并与水冷壁接触。
进一步限定,所述隔热件包括岩棉隔热层和盘根隔热层,所述岩棉隔热层位于定件支撑端下方,所述盘根隔热层与岩棉隔热层底部接触。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段水冷器内壁与水冷壁外壁之间的间距为5mm~10mm。
进一步限定,所述水冷壁与下段水冷器连接位置留有膨胀缝隙,所述膨胀缝隙间隙为8mm~11mm。
进一步限定,所述水冷壁底部为圆台结构,所述水冷壁底部圆锥角为63°~5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未经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0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