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进胶的塑胶产品生产用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82048.8 | 申请日: | 202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82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雅姿彩五金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66;B29C45/2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7 | 代理人: | 赵英杰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塑胶产品 生产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进胶的塑胶产品生产用注塑模具,涉及塑胶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注塑模具本体一和注塑模具本体二,所述注塑模具本体一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内壁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端安装有挤压箱,所述挤压箱底部套接料箱,所述料箱一侧安装有带阀门进料管,所述料箱底部固定连接出料箱,所述出料箱底部安装有挤出管一,所述出料箱顶部开设滑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先合模再注塑的方式,省去人工合模这一道工序,具有提高了注入原料的均匀度,节省人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进胶的塑胶产品生产用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塑胶产品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注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塑胶产品注塑成型通过高压注入模腔,进入模腔喷出的原料出料不均匀,注入后需要人工合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孔进胶的塑胶产品生产用注塑模具,通过设置了四组固定杆,挤压箱与料箱之间通过内部卡轨滑动连接,不可分离,六组挤出管一、进料孔一、挤出管二和进料孔二,滑杆通过滑孔与出料箱滑动连接,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孔进胶的塑胶产品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本体一和注塑模具本体二,所述注塑模具本体一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内壁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端安装有挤压箱,所述挤压箱底部套接料箱,所述料箱一侧安装有带阀门进料管,所述料箱底部固定连接出料箱,所述出料箱底部安装有挤出管一,所述出料箱顶部开设滑孔,所述滑孔内壁设有滑杆,所述滑杆底端安装有上模盖,所述上模盖顶部开设进料孔一,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下模具。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在顶盖和底座上,所述固定杆的数量设置为四组。
优选的,所述挤压箱与料箱之间通过内部卡轨滑动连接,不可分离。
优选的,所述出料箱底部挤出管一设置为六组。
优选的,所述滑杆通过滑孔与出料箱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模盖顶部进料孔一设置为六组。
优选的,所述注塑模具本体二包括出料箱和上模盖,出料箱所述底部安装有挤出管二,所述上模盖顶部开设进料孔二。
优选的,所述出料箱底部挤出管二设置为九组,所述上模盖顶部进料孔二设置为九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固定杆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在顶盖和底座上,固定杆的数量设置为四组,通过四组固定杆,支撑起顶盖和底座,提高注塑模具本体一的稳定性;
2、挤压箱与料箱之间通过内部卡轨滑动连接,不可分离,当需要对下模具内进行注塑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带阀门进料管外接输料管,将原料输入料箱内,随后关闭带阀门进料管的阀门,并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驱动挤压箱、料箱和上模盖内向下延伸,首先上模盖由电动伸缩杆的带动盖在下模具上,当下模具与上模盖合并后,随后挤压箱向下挤压使料箱内的原料受到挤压后通过挤出管一同时进入上模盖顶部开设的进料孔一内,并均匀挤出原料下模具内,完成注入原料,最后等到原料冷却成型,达到均匀注入原料并且自动合模,节省人力的效果;
3、出料箱底部挤出管一设置为六组,设置了六组挤出管一,在挤压箱挤压料箱时,每一个挤出管一中原料收到的压力大致相同,提高注入原料的均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雅姿彩五金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雅姿彩五金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82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