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工厂化生产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21279059.0 申请日: 2021-06-08
公开(公告)号: CN215836259U 公开(公告)日: 2022-02-18
发明(设计)人: 刘大会;颜鸿远;薛超;张宝徽;杜鸿志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嘉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22/25;A01G18/40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王志坤
地址: 430078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天麻 共生 蜜环菌 人工 工厂 化生 系统
【说明书】:

实用新型属于菌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工厂化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混合机、自动装袋机、高温高压灭菌柜、自动接种机、封切机、培菌室;培养料先通过混合机进行物料混合,然后通过自动装袋机进行装袋,装袋后的物料进入高温高压灭菌柜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通过自动接种机接种蜜环菌,封切机封装后转移至培菌室培养。本实用新型基于自动化、现代化菌种生产设备集群,构建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工厂化生产线,实现了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保证了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成品率和品质,满足了天麻人工栽培对蜜环菌栽培种质量与数量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菌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工厂化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天麻(Gastrodiaelata Bl.)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干燥块茎为我国名贵中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入药历史,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之功效。天麻是一种极为简化的兰科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整个生育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地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与蜜环菌共生,靠消化蜜环菌得到营养后才能生长繁殖。

天麻人工栽培生产中常规栽培方法分两步完成,第一步为培养菌棒或培养菌床,每年栽种前6~10个月(一般为头年4~6月)进行菌棒或菌床培养,即采用蜜环菌三级种和新鲜栗木等杂木材进行培养菌棒或菌床,培养时间为6~10个月,菌棒或菌床培养完成后才能进行天麻种植;第二步培养菌棒或菌床的当年冬季或第二年春季将预先培养好的菌床挖开进行天麻种植;或挖好种植坑后将培养完全的菌棒和新鲜菌材以重量计1:1放置,再定植天麻。因此天麻人工栽培生产中菌棒和菌床的培养是关键环节,一般种植一亩天麻需用5t~17t直径8cm以上的新鲜硬杂木培养菌棒或菌床。传统方法种植天麻,既费时费力,又要砍树,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且生产效率低下。因此,随着天麻人工种植面积的大幅增长,迫切需要解决砍树种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简化天麻种植流程,提高种植效率和效益。

传统手工作坊生产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均采用手工装袋、土灶灭菌、接种箱接种,普遍存在菌棒填料不紧实、规格不均一、灭菌不彻底、发菌不统一、高成本及低产能等缺点,无法满足大规模天麻人工菌棒替代天然木材栽培需要。随着天麻人工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生态友好、质量稳定、成本低廉、产能高效的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工厂化生产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工厂化生产系统,基于自动化、现代化菌种生产设备集群,构建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工厂化生产线,实现了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保证了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成品率和品质,满足了天麻人工栽培对蜜环菌栽培种质量与数量的需求。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工厂化生产系统,包括混合机、自动装袋机、高温高压灭菌柜、自动接种机、封切机、培菌室。

培养料先通过混合机进行物料混合,然后通过自动装袋机进行装袋,装袋后的物料进入高温高压灭菌柜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通过自动接种机接种蜜环菌,封切机封装后转移至培菌室培养。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工厂化生产系统的制棒速度快,单条生产线日制棒量10000 棒~30000棒;而且,菌棒规格标准统一,菌棒整体除透气孔外无微孔、不胀袋、松紧均实、首尾一致,工厂化生产线成棒率高达99.87‰~99.95‰,成品率高达95.0%~99.5%;

(2)发菌速度快,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发菌完成时间仅需25~30天,制备周期短;同时,发菌程度统一,接种天麻共生蜜环菌二级菌种后的菌棒3~5天均可见新生菌丝,菌丝健壮、致密且分布均匀,无杂菌感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嘉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嘉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9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