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OB硬光光学塑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69751.5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4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特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7/10 | 分类号: | F21V17/10;F21V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b 光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COB硬光光学塑件,包括COB透镜、基罩、基座;所述COB透镜包括透镜本体、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底部的光源凹槽、第一入射面、设置在所述光源凹槽侧面的第二入射面、第一定位卡隼、第一反光面、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顶部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上由若干的圆形凸点阵列构成,所述第一反光面由若干个的、为球面凸起设置的反光片构成;通过反光片与第一反射面、第二入射面之间的配合,实现减小侧向光源与中心光源的夹角,并且还通过第一出光面、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提高中心光线的亮度,并且减小和避免眩光的发生,还通过分光片与第一出光面的配合,实现减少杂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OB硬光光学塑件。
背景技术
COB光源具有高显色、高发光效率、低热阻、无光斑,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商业照明与展馆照明等一些对光斑、光色、照度等照明效果要求较高的领域,普遍采用COB光源作为灯具的发光源加以二次光学设计,来达到照明要求,但是现有的COB光源灯具容易产生眩光,从而导致中心光线亮度不高,并且漏光严重,存在光能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中心光线亮度、避免眩光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COB硬光光学塑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OB硬光光学塑件,包括COB透镜,设置在所述COB透镜下端的、并且与所述COB透镜卡持配合的基罩,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罩底部的、并且与所述基罩卡持配合的基座;所述COB透镜包括透镜本体,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底部的、用于安装COB光源的光源凹槽,设置在所述光源凹槽上端的第一入射面,设置在所述光源凹槽侧面的第二入射面,设置在所述光源凹槽底部的第一定位卡隼,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侧面的第一反光面,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顶部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上由若干的圆形凸点阵列构成,所述第一反光面由若干个的、为球面凸起设置的反光片构成,所述第一反光面的控光效果随着相邻反光片中不同的竖直夹角而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基罩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一卡扣之间为等间隔设置,所述基罩的侧面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二卡隼。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对接组合,所述对接组合包括凸边,设置在所述凸边上的对接槽与嵌接槽,所述对接槽的一端与嵌接槽连通,所述对接槽的另一端为斜面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COB透镜的顶部间隔设置有第二定位卡隼和卡持槽。
作为优选,所述反光片之间的竖直夹角为160°-185°。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之间设置有分光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入射面的侧面设置有第三入射面,所述第三入射面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反射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入射面为球面凸起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反光片与第一反射面、第二入射面之间的配合,实现减小侧向光源与中心光源的夹角,并且还通过第一出光面、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提高中心光线的亮度,并且减小和避免眩光的发生,还通过分光片与第一出光面的配合,实现减少杂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COB硬光光学塑件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基罩的结构图;
图3为图1的基座的结构图;
图4为图1的COB透镜的结构图;
图5为图4的COB透镜的底部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的COB透镜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的COB透镜的光线控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特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特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9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纱回潮率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轨道电车高压电气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