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裁切双刀结构及分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69299.2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0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马佳洪;黄国平;徐国兴;唐家龙;简思波;刘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26 | 分类号: | B26D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刀 结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裁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裁切双刀结构及分切装置,一种裁切双刀结构包括内刀座,所述内刀座套设在上转轴上;第一分切组件,套设在所述内刀座上,且能够沿所述内刀座的轴向移动;第二分切组件,套设在所述内刀座上,且与所述第一分切组件平行间隔设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内刀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分切组件与所述第二分切组件之间,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分切组件和所述第二分切组件均抵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消除覆铜板分切时在刀背侧形成的折痕,从而提升分切后覆铜板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裁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裁切双刀结构及分切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膜、胶膜、金属箔或覆铜板等卷状材料在使用前需要将大卷分切成小卷,因而需在分切机上每隔一定的宽度设置一个切刀。由于切刀刀背处的应力比较集中,以覆铜板为例,覆铜板分切后容易在切刀刀背一侧出现折痕,极大地影响了分切后的覆铜板的质量。
因此,需要一种裁切双刀结构及分切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裁切双刀结构及分切装置,能够消除覆铜板分切时在刀背侧形成的折痕,从而提升分切后覆铜板的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裁切双刀结构,包括:
内刀座,所述内刀座套设在上转轴上;
第一分切组件,套设在所述内刀座上,且能够沿所述内刀座的轴向移动;
第二分切组件,套设在所述内刀座上,且与所述第一分切组件平行间隔设置;
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内刀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分切组件与所述第二分切组件之间,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分切组件和所述第二分切组件均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切组件包括第一外刀座,所述第一外刀座套设在所述内刀座上,且能够沿所述内刀座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切组件还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一推片,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一推片均套设在所述第一外刀座上,所述第一推片与所述第一刀片相贴合,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推片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刀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刀座同轴线的第一定位环,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一推片均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环上开设有第一定位环槽,所述第一刀片的内环和所述第一推片的内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环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刀座具有内螺纹孔,所述内刀座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外刀座通过内螺纹孔套设在所述内刀座上,且与所述外螺纹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切组件包括第二外刀座、第二刀片和第二推片,所述第二外刀座套设在所述内刀座上,且能够沿所述内刀座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刀片和所述第二推片均套设在所述第二外刀座上,所述第二推片与所述第二刀片相贴合,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推片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片的边缘为楔形,所述第二推片的边缘为楔形,且所述第一推片的第一楔形面与所述第二推片的第二楔形面相对设置,所述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一楔形面和所述第二楔形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片的边缘为楔形,所述第二刀片的边缘为楔形,所述第一刀片的楔形面与所述第二刀片的楔形面相对设置。
一种分切装置,包括下刀组件及裁切双刀结构,所述下刀组件为两个间隔套设在下转轴上的环形下刀体,两个所述环形下刀体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分切组件和所述第二分切组件之间的距离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92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嘴式绑臂运动水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动车便于拆装的安全防护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