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壁布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66915.9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2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怡;曹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勤纺织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5/02;B32B3/24;B32B3/08;B32B33/00;B32B27/02;B32B27/06;B32B27/36;B32B27/12;E04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菌壁布,涉及壁布的领域,其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其中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设置有装饰层;所述防水层与装饰层之间设置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填充槽;所述填充槽内填充有吸湿件。吸湿件可吸收进入装饰层与防水层之间的水汽以及装饰层的水汽,以便于壁布快速干燥,从而减小壁布滋生细菌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壁布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壁布。
背景技术
壁布,也称为墙布,是一种张贴于室内墙壁以起到装饰作用的室内装修装潢材料。
现有公告号为CN20585349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虫装饰墙布,其包括依次粘接固定的装饰面层、第一防水层、第一防虫层、基本层、第二防虫层、第二防水层、粘接层;使用时,将粘接层与墙壁的表面粘接固定即可。第一防水层可减小室内潮湿的空气沾湿基本层和第一、第二防虫层的可能性;第二防水层可减小墙壁渗水导致基本层、第一、第二防虫层受潮而沾湿的可能性,从而防护墙布,有利于墙布的干燥。其中,装饰面层位于墙布的最外层,沾湿后的墙布由于室内的空气流动可以快速干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墙布张贴时,需要将墙布裁剪成尺寸较小的状态,以便于操作人员张贴操作。但是,相邻的墙布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室内的潮湿的空气容易由间隙进入第一、第二防水层之间而难以挥发,从而容易使墙布潮湿并滋养细菌,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壁布容易滋养细菌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壁布。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菌壁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壁布,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其中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设置有装饰层;所述防水层与装饰层之间设置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填充槽;所述填充槽内填充有吸湿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湿件可吸收进入装饰层与防水层之间的水汽,从而提高壁布的干燥度,减小细菌等滋生的可能性。当装饰层被室内潮湿的空气沾湿后,吸湿件可吸收装饰层的水汽,以便于装饰层快速干燥,减小装饰层的图案被腐蚀损坏的可能性,同时可减小装饰层滋生细菌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壁布的使用寿命、减小用户沾染细菌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干燥层包括安装层和位于安装层两侧的叠放层;所述填充槽的开口位于叠放层远离安装层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叠放层的表面贯穿开设若干通孔,通孔与安装层的表面相通并形成槽状,即为填充槽,结构简单,便于干燥层的生产、加工。
可选的,所述安装层为聚酯纤维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纤维材质的布料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可减少穿过安装层并进入安装层与防水层之间的水汽,有利于提高安装层与防水层之间的干燥度,从而进一步减小细菌等滋生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安装层靠近装饰层的一侧设置有导电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层可减小电荷集聚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了因电荷集聚而导致聚酯纤维材质的安装层产生静电的可能性,进而减小了装饰层因安装层的静电而吸附灰尘等的可能性,有利于保持装饰层的清洁性。
可选的,所述装饰层与干燥层之间设置有隔离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层可将吸湿件与装饰层隔离,减小了吸湿件与装饰层接触而导致装饰层被腐蚀而损坏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隔离层设置有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有利于装饰层的水汽向干燥层的移动,从而便于吸湿件对装饰层的水汽的吸收;同时,位于干燥层的水汽可通过透气孔向装饰层并向壁布外流动,有利于壁布的干燥。
可选的,所述隔离层内设置有抑菌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勤纺织装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勤纺织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6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