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卸的花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60073.6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9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倪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寿明 |
主分类号: | B62B11/00 | 分类号: | B62B1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申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8 | 代理人: | 程艳梅 |
地址: | 23133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拆卸 花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拆卸的花轿,包括轿顶和布套,所述布套的上端安装有轿顶,所述轿顶的前端下侧外壁上设置有帘幕,所述布套的右端前侧外壁上设置有抬耳,所述布套的前端上侧外壁上连接有门帘,所述布套的周长内部后端外壁上设置有坐垫,所述坐垫上侧的布套右端外壁周长内部设置有窗口,所述布套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滑轮,所述布套的周长内部设置有可折叠框架装置,所述可折叠框架装置前端上侧周长内部设置有固定杆,通过将花轿的内部框架整体改为可折叠框架结构,在拆卸安装时,能够通过连接合页将框架折叠在一起,这样既节省了花轿不使用时的占地空间,在使用时的安装步骤上也简化了许多,使得花轿的组装拆卸简单了许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花轿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拆卸的花轿。
背景技术
花轿,也叫喜轿,是传统中式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一般装饰华丽,以红色来显示喜庆吉利,因此俗称大红花轿,轿子原名“舆”,最早记载见司马迁的《史记》,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轿子了,晋六朝盛行肩舆,即用人抬的轿子,到后唐五代,始有“轿”之名,北宋时,轿子只供皇室使用,宋高宗赵构南渡临安(今杭州)时,废除乘轿的有关禁令,自此轿子发展到民间,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并日益普及。
现有的花轿技术存在以下问题:花轿在使用时组装在一起,或者是焊接在一起不可拆卸的,组装的使用时组装起来比较麻烦,焊接的体积又太大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花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花轿的拆卸组装不够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拆卸的花轿,包括轿顶和布套,所述布套的上端安装有轿顶,所述轿顶的前端下侧外壁上设置有帘幕,所述布套的右端前侧外壁上设置有抬耳,所述布套的前端上侧外壁上连接有门帘,所述布套的周长内部后端外壁上设置有坐垫,所述坐垫上侧的布套右端外壁周长内部设置有窗口,所述布套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滑轮,所述布套的周长内部设置有可折叠框架装置,所述可折叠框架装置前端上侧周长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可折叠框架装置前端下侧周长内部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滑轮和可折叠框架装置的下端外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上侧的可折叠框架装置周长内部设置有座椅框架,所述坐垫套接在座椅框架的上端周长外部,所述可折叠框架装置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大小形状均相同,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对向内侧设置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下侧的两个连接柱的对向内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连接柱的左侧设置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折叠杆的大小形状均相同,两个所述折叠杆的对向内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端的折叠杆和加固杆后端的连接柱通过连接合页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折叠框架装置上设置有两组折叠杆与连接杆以及连接柱和加固杆,两组所述折叠杆与连接杆以及连接柱和加固杆在可折叠框架装置内部对称设置,两组所述折叠杆与连接杆以及连接柱和加固杆通过连接合页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合页共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连接合页的大小形状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和折叠杆的大小形状均相同,所述连接柱的高度为两米,所述连接柱的宽度为四厘米。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长度为八十厘米。
优选的,所述座椅框架和支撑框架的大小形状均相同,所述座椅框架和支撑框架的宽度均为加固杆长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座椅框架的安装高度是在连接柱的高度下端三分之一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拆卸的花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寿明,未经倪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0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日语专业辅助教学器材
- 下一篇: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