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方桩快速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51518.4 | 申请日: | 2021-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3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秦裕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霓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快速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方桩快速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方桩机构以及第二方桩机构,所述第二方桩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方桩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方桩机构包括第一方桩组件、第一外圈组件以及第一内圈组件,所述第一外圈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方桩组件顶部的边缘处,所述第一内圈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方桩组件顶部的中心处,所述第一方桩组件由第一方桩本体以及若干个定位槽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方桩机构以及第二方桩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预制方桩快速连接结构,不仅方便对方桩之间进行拼接组合,而且在两个方桩拼接处留有浇筑空腔,用于浇筑混凝土,因此能够有效的保证两个方桩连接的稳定性,且结构强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方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方桩快速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浇的基础施工方式凭借其优越性在当今大多数工程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这种施工方式需要大量的模板,现场的作业量大,工期也较长。比如在城市施工中,由于交通量大,防止长时间影响交通,需要快速完成施工,现浇的就无法满足这个要求。预制装配式基础施工很好的避免了这些问题,具有建造工期短,产品质量高,能源损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因此,预制装配式的基础施工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常见的预制方桩不方便连接,且存在连接不稳定的现象发生,从而降低了预制方桩的结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预制方桩快速连接结构,不仅方便对方桩之间进行拼接组合,而且在两个方桩拼接处留有浇筑空腔,用于浇筑混凝土,因此能够有效的保证两个方桩连接的稳定性,且结构强度较高,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方桩快速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方桩机构以及第二方桩机构,所述第二方桩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方桩机构的上方;
所述第一方桩机构包括第一方桩组件、第一外圈组件以及第一内圈组件,所述第一外圈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方桩组件顶部的边缘处,所述第一内圈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方桩组件顶部的中心处;
所述第一方桩组件由第一方桩本体以及若干个定位槽构成,若干个所述定位槽等距离开设在所述第一方桩本体顶部的边缘处;
所述第一外圈组件由外圈体以及若干个第一孔构成,若干个所述第一孔等距离开设在所述外圈体侧面的顶部;
所述第一内圈组件由内圈体以及若干个第二孔构成,若干个所述第二孔等距离开设在所述内圈体侧面的顶部;
所述第二方桩机构包括第二方桩组件、第二外圈组件以及第二内圈组件,所述第二外圈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方桩组件底部的边缘处,所述第二内圈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方桩组件底部的中心处;
所述第二方桩组件由第二方桩本体以及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的若干个定位柱构成,若干个所述定位柱等距离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方桩本体底部的边缘处;
所述第二外圈组件由外圈盖以及若干个第三孔构成,若干个所述第三孔等距离开设在所述外圈盖的边缘处;
所述第二内圈组件由内圈盖以及若干个第四孔构成,若干个所述第四孔等距离开设在所述内圈盖的边缘处。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底部活动贯穿所述定位槽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外径小于所述定位槽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外圈盖扣设在所述外圈体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内圈盖扣设在所述内圈体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以及第四孔横向与纵向均同轴心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霓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东霓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515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膜
- 下一篇:一种具有角度调整的液压阻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