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宽频带的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50672.X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2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敏;韦杰南;何炳全;何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迪隆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36;H01Q19/10;H01Q21/24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黄淑贞 |
地址: | 52813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极化 全向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宽频带的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包括:辐射体、安装底板、天线罩以及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包括设在所述安装底板上的反射板,设在所述反射板上且对称设置的辐射振子一和辐射振子二,以及设在所述反射板上的反射板耦合片和两反射板接地处;所述反射板和所述反射板耦合片为一体结构,所述反射板耦合片为所述反射板开槽后向上弯折而成,所述馈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底板和所述反射板,所述馈线的芯线与所述辐射振子一、所述辐射振子二馈电连接,所述馈线的铜网与所述反射板接地处连接。吸顶天线结构较为简单、馈电简洁、尺寸较小、厚度较薄、成本较低、易于规模生产、性能指标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宽频带的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背景技术
室内吸顶天线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的天线,一般安装在天花板上或者水泥楼板下,对以其为中心,半径几十米的区域进行无线信号覆盖。比如会场、宾馆、写字楼、电影院、住宅楼等,需要采用吸顶天线来覆盖。目前国内现有的宽频全向吸顶天线,性能指标都不太理想,一是因为天线的带宽不够,频率范围一般在806MHz~960MHz/1710MHz~2700MHz,缺少低频段(600MHz~806MHz)、高频段要求(3300~40000MHz);二是因为虽然部分宽频吸顶天线频率范围可达到698MHz~960MHz/1710MHz~2700MHz,但是驻波比在2.5以下时,隔离度和互调指标也不理想,两副天线相互之间会有干扰,影响室内分布系统网络覆盖的质量,同时运营商为节约投资成本避免工程的重复建设,要求天线能工作在尽可能更宽的频带内,而现有的双极化吸顶天线很难兼顾整个频段,少部分即使电性能指标可以满足宽频带的要求,但辐射性能指标难于满足运营商提出的要求;三是因为目前国内现有的宽频双极化吸顶天线产品大多采用双锥结构设计,结构都比较复杂,体积较大,天线高度都在100mm以上,实现成本比较高,馈电网络复杂,而且天线之间的极化隔离度较差,两副天线相互之间的干扰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馈电简洁、尺寸较小、且性能指标较好的超宽频带的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宽频带的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包括:辐射体、安装底板、天线罩以及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包括设在所述安装底板上的反射板,设在所述反射板上且对称设置的辐射振子一和辐射振子二,以及设在所述反射板上的反射板耦合片和两反射板接地处;所述反射板和所述反射板耦合片为一体结构,所述反射板耦合片为所述反射板开槽后向上弯折而成,所述馈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底板和所述反射板,所述馈线的芯线与所述辐射振子一、所述辐射振子二馈电连接,所述馈线的铜网与所述反射板接地处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反射板接地处和所述反射板为一体结构,两所述发射板接地处为由反射板位于所述辐射振子一下方、所述辐射振子二下方弯折起的矩形片。
更为优选的是,在所述反射板上挖空一个凸字形状的挖空区域,所述挖空区域向上弯折形成呈倒L形的所述反射板耦合片。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辐射振子一和所述辐射振子二的边缘向下弯折形成弯折片,在所述辐射振子一的顶面和所述辐射振子二的顶面都开设有第二挖空区域,所述第二挖空区域延伸至位于外侧的弯折片上。
更为优选的是,位于所述辐射振子一外侧的弯折片上和位于所述辐射振子二外侧的弯折片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馈线连接的馈电点。
更为优选的是,位于所述辐射振子一前侧的弯折片上和位于所述辐射振子二前侧的弯折片上设振子接地端,所述振子接地端与所述反射板焊接。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辐射振子一、所述辐射振子二都通过振子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射板上。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辐射振子一和所述辐射振子二沿所述反射板的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且两个所述辐射振子相对所述反射板的中心线成轴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迪隆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迪隆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50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干胶标签用印刷机的进料装置
- 下一篇:大型切边模辅助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