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牙科用磨骨钻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49680.2 | 申请日: | 2021-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3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齐东杰;林家婷;周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1/00 | 分类号: | A61C1/00;A61C1/08;A61C8/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杨来宝 |
地址: | 241004***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牙科 用磨骨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牙科用磨骨钻,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前磨钻和后磨钻,前磨钻和后磨钻均为圆柱型菠萝钻,前磨钻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弧形磨削面,后磨钻的两端均设有弧形磨削面,后磨钻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柄部,柄部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端口,连接端口与外设的牙科慢速手机相适配。本实用新型在操作中,随着前磨钻向前方钻孔深入并提供后磨钻前进的路径,使后磨钻跟着旋转深入,扩大孔径的直径,在此操作中,省去了更换不同尺寸磨钻进行钻孔和扩张的步骤,使手术的操作更加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牙科用磨骨钻。
背景技术
牙种植体,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其植入人体缺牙部位的上下颌骨内,待其手术伤口愈合后,在其上部安装修复假牙的装置,进行种植牙手术时,需要在缺损部位的齿槽骨下打孔,在孔内植入种植体,按预先设计制作模板,根据牙槽骨的骨量选择适宜长度的种植体及相应的系列钻,使用牙种植机的快速钻,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先用圆钻定位钻孔,继之用裂钻、导航钻逐步扩孔,而后扩大上口,冲洗创口,改用慢速钻,同样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降温,用丝锥制备种植窝骨壁上的螺纹。上述步骤涉及到的牙科手术钻孔工具有很多,并且有的钻孔工具在钻孔的同时还收集骨屑、完整的柱状骨、环状骨,可利用收集到的自体骨进行齿槽骨的修复。但由于手术钻孔尺寸的变化,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切换牙科手机接口上的磨骨钻,先使用小尺寸的钻头再更换大尺寸的磨骨钻,以适应钻孔需求,这样的切换增加了手术所需的时间和步骤,使操作变得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牙科用磨骨钻。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牙科用磨骨钻,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前磨钻和后磨钻,所述前磨钻和后磨钻均为圆柱型菠萝钻,所述前磨钻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弧形磨削面,所述后磨钻的两端均设有弧形磨削面,所述后磨钻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柄部,所述柄部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与外设的牙科慢速手机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磨钻的直径和高度均为3mm,所述前磨钻的前端弧形磨削面呈13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磨钻的直径为5mm,所述后磨钻的高度为3mm,所述后磨钻的两端弧形磨削面均呈13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为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磨钻的两端均设置弧面,可便于后磨钻的前进和撤退,避免损伤口腔,后磨钻和前磨钻的长度一致,但后磨钻比前磨钻的直径大2mm,在牙科手术中,随着前磨钻向前方钻孔深入并提供给后磨钻前进的路径,后磨钻也会跟着旋转深入,扩大孔径的直径,在此操作中,省去了更换不同尺寸磨钻钻孔和扩张的步骤,使手术操作更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磨钻1、连接杆2、后磨钻3、柄部4、连接端口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未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96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的温湿度模块
- 下一篇:一种农业加工用物料收集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