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础雷管自动卡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46648.9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9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孟浩;马亚;张锦;郑礼化;孔占房;徐善鹏;孙文河;丁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6C7/02 | 分类号: | C06C7/02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 雷管 自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础雷管自动卡腰系统,包括雷管转膜机、群膜卡腰机和多级转膜收集装置,所述雷管转膜机包括第一机座和第二机座和第一转膜设备,所述第一机座和第二机座之间设有膜体限位座,所述第一转膜设备由连接座、第一衔接架和第一移动座组成,所述第一衔接架通过固定架分别与第一机座和连接座固定,所述第一移动座嵌合于第一衔接架上。本卡腰系统采用雷管转膜机、群膜卡腰机以及多级转膜收集装置组合的形式,实现了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减少了人力的支出,降低了人工成本,自动化转运、卡腰以及收集,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本自动化设备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生产过程实现了人机隔离,保证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管卡腰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基础雷管自动卡腰系统。
背景技术
雷管是一种爆破工程的主要起爆材料,它的作用是产生起爆能来引爆各种炸药及导爆索、传爆管,一般用雷汞等容易发火的化学药品装在金属管里制成,对于雷管的加工,卡腰是雷管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目前对于雷管的卡腰工序中,涉及人工参与的流程较多,造成人力支出的问题,人工操作,同样会影响加工的效率,同时由于人工操作存在差异,也会对加工的质量造成影响。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础雷管自动卡腰系统,解决了雷管卡腰工序人工操作,造成人力支出、效率低以及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础雷管自动卡腰系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础雷管自动卡腰系统,包括雷管转膜机、群膜卡腰机和多级转膜收集装置,所述雷管转膜机包括第一机座和第二机座和第一转膜设备,所述第一机座和第二机座之间设有膜体限位座,所述第一转膜设备由连接座、第一衔接架和第一移动座组成,所述第一衔接架通过固定架分别与第一机座和连接座固定,所述第一移动座嵌合于第一衔接架上,所述第一移动座上连接有膜体转运座,所述群膜卡腰机包括第四机座和倍力缸,所述倍力缸固定于第四机座的顶部,所述第四机座上设有卡腰工位,所述卡腰工位内嵌合有填装膜,所述倍力缸的缸头与填装膜衔接,所述多级转膜收集装置包括第三机座和第二转膜设备,所述第三机座上设有收集盒,所述第二转膜设备由第二衔接架、气缸座和第二移动座组成,所述第二衔接架固定于第三机座上,所述气缸座固定于第二衔接架的一端,所述气缸座上设有移动杆,所述第二移动座嵌合于移动杆上且通过传动链与气缸座内的推动气缸的推动端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座上连接有膜体移动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衔接架上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移动座上设有滑动限位扣,所述滑动限位扣与滑动槽嵌合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座与外接气缸的推动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腰工位均匀的分布于第四机座内,所述卡腰工位的数量为4组,所述倍力缸横向分布于第四机座的顶部,所述倍力缸的数量为4个,所述倍力缸与卡腰工位的位置对应一致。
优选的,所述填装膜上设有雷管嵌入孔,所述雷管嵌入孔均匀的分布于填装膜上,所述填装膜上的雷管嵌入孔数量为50个。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上设有雷管收集孔,所述雷管收集孔均匀的分布于收集盒上,所述收集盒上的雷管收集孔数量为100个。
(三)有益效果
本卡腰系统采用雷管转膜机、群膜卡腰机以及多级转膜收集装置组合的形式,实现了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减少了人力的支出,降低了人工成本,卡腰的整个工序由机体自行完成,实现自动化转运、卡腰以及收集,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人工操作,导致效率低,质量低的问题,同时本自动化设备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生产过程实现了人机隔离,保证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雷管转膜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66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煤层采掘的风巷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冻存管吸取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