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重吸力叠加的电的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42818.6 | 申请日: | 2021-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17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南寅;吴来顺;罗沈;刘万里;施谦;余志华;吕毅华;张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首瑞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北京京人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28 | 分类号: | H01H3/28;H01H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吸力 叠加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重吸力叠加的电的开关,至少包括绝缘外壳、操作机构、进线端、出线端、动触头及夹头,所述进线端导体连接夹头,所述出线端导体连接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在所述操作机构的作用下,作插入或移出所述夹头运动,所述夹头周围设置有导磁件,当所述夹头有大电流通过时,所述夹头由于流过电流的同向性,所述夹头产生吸力夹紧所述动触头,同时所述夹头周围的导磁件被磁化产生吸力会使所述夹头进一步夹紧所述动触头,两重吸力叠加以抵消触头间的电动斥力,防止大电流造成触头斥开产生电弧引起的烧损,提高了开关的短时耐受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的开关。
背景技术
开关是低压配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配电设备,随着电力工程对电源和输配电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用于电路保护开关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型化、高性能、模块化、高可靠性是现阶段空气开关的主要发展方向。短时耐受能力是开关一项重要的指标,它是指开关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承受的最大短路电流,对开关的动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在开关实际使用中,短路电流的峰值往往能达到上百千安,这样大的电流流过开关的导电回路,会在动静触头之间产生很大的电动斥力,如果开关的机构不能提供足够大的触头压力,触头会在电动斥力的作用下被斥开,触头之间便会产生电弧,电弧的存在则会严重烧蚀触头,甚至造成熔焊,对开关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导致开断失败。
现有开关头之间的电动斥力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电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洛伦兹力,另一部分是由于触头接触处电流线收缩产生的霍姆力,发生短路时在动触头上产生的电动斥力十分巨大,很容易把动触头斥开。因此,要保证开关的动触头不被斥开,必须利用短路电流产生的吸力来抵消产生的触头斥力,进而提高开关的短时耐受能力。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吸力叠加的电的开关,通过将原有的静触头优化为可动夹头的结构,将电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洛伦兹力转变为电动吸力,抵消部分由于触头接触处电流线收缩产生的霍姆力,同时在夹头上设置导磁件,短路电流通过夹头时,导磁件被磁化,产生吸力增大夹头对动触头的压紧力,两重吸力叠加共同夹紧触头,防止大电流造成触头斥开产生电弧引起的烧损,提高了开关的短时耐受能力。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吸力叠加的电的开关,至少包括绝缘外壳、操作机构、进线端、出线端、动触头及夹头,所述进线端导体连接所述夹头,所述出线端导体连接所述动触头,所述夹头周围设置有导磁件。
优选地,连接所述进线端与所述夹头的所述导体为软导线或硬导线。
优选地,所述动触头在所述操作机构的作用下,作插入或移出所述夹头运动。
优选地,所述夹头至少包括一对夹头触指,当所述动触头插入所述夹头时,一对所述夹头触指分别设置于所述动触头两侧,一对所述导磁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夹头触指上,一对所述导磁件之间设置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导磁件在所述夹头流入电流大于所述开关的额定电流时,产生磁场,推动所述夹头向内运动夹紧所述动触头。
优选地,所述动触头两侧设置有上动触点,所述上动触点为合金材料。
优选地,所述夹头触指上设置有下动触点,所述下动触点为合金材料,所述动触头插入所述夹头后,所述上动触点和所述下动触点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夹头并联连接,所述静触头与所述夹头均与所述进线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动触头可与所述静触头和/或所述夹头接触。
优选地,所述动触头在所述操作机构的作用下插入所述夹头时可不接触或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首瑞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北京京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首瑞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北京京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2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