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保温通风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37313.0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3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卫东;袁达忠;孙红军;郭宇宙;吴桐辉;韩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华尔绿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6;F24S20/66;F24S5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6000 山西省长治***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保温 通风 墙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保温通风墙体。其包括主墙体及主墙体外侧的外保温层,所述主墙体内从内向外分别设有内层风道、外层隔热腔,所述内层风道设有流量调节阀。该墙体可用于收集热风系统或其他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多种手段进行保温,兼具隔热层和热风(可来自太阳能)输送通道的功能,是一个具备热源输送、提高调节温度、高效保温的综合结构体,对热风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能保温通风墙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清洁能源已成为人类能用发展领域的热点,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能源形式,在人类日常家居生活中,太阳能采暖已经广泛使用,常规的太阳能采暖是指将分散的太阳能通过集热器(例如:平板太阳能集热板、真空太阳能管、太阳能热管等吸收太阳能的收集设备)把太阳能转换成方便使用的热水,通过热水输送到发热末端(例如:地板采暖系统、散热器系统等)提供房间采暖的系统。该类采暖装置主要运用于人类生活用水,而对空气的供热方面尚未广泛使用。使用太阳能通过集热器得到热量如果直接以空气的形式进行传输,通常面临温度不稳定,降温快,不保温等问题,这也是采用太阳能-空气-热风技术路线所面临的的主要技术难题。目前,太阳能直接进行热风供应的系统尚未实施,与之相应的太阳能集热、输送等相关专用部件也未见公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保温通风墙体,它具有保温、隔热效果,能较好地将被太阳能加热的空气进行传送。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保温通风墙体,包括主墙体及主墙体外侧的外保温层,所述主墙体内从内向外分别设有内层风道、外层隔热腔,所述内层风道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调节内层风道流量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主墙体外侧固定有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固定于主墙体上,并伸出外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为可伸缩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的伸缩部末端设有向上的限位栏。
作为优选,所述内层风道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主控单元相连,主控单元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并控制主墙体内送风的通断。
上述系统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保温通风墙体,该墙体可用于收集热风系统或其他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多种手段进行保温,除了其外保温层,还设置了内层风道和外层隔热腔的双层隔热空间,由此,外保温层作为最外层的保温手段,其内的外层隔热腔作为进一步的保温隔热措施,而最内侧的内层风道兼具隔热层和热风(可来自太阳能)输送通道的功能。内层风道和外层隔热腔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比单独隔热腔室效果更佳的隔热保温结构。且内层风道设置了流量调节阀,可根据需要可具体环境、温度等参数,灵活调节热风流量。上述整体结构配置,使得常规的墙体变为一个具备热源输送、提高调节温度、高效保温的综合结构体,经实际工况的反复试验测试,该保温通风墙体,对热风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该系统同时也适用于其他能源种类的送风系统,如现有技术中的中央空调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保温通风墙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主墙体;2-内层风道;3-中隔层;4-外层隔热腔;5-流量调节阀;6-外保温层;7-安装支架;8-温度传感器;9-主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华尔绿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华尔绿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37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安装立柱
- 下一篇:一种中置柜下置式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