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温湿度监控调节功能的碳封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34861.8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4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町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热(广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G01D21/02;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贾羽洁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温湿度 监控 调节 功能 封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温湿度监控调节功能的碳封存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顶部的滤水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滤水机构上的干燥机构,滤水机构包括冷却箱以及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部的水箱,增压泵将二氧化碳气体从三通管泵进冷却管内,通过启动水泵将水箱内的冷却水泵进冷却箱内对冷却管内的二氧化碳进行降温,冷凝的水从三通管进入到收集桶内,随后二氧化碳进入到吸附箱干燥后通过第一进气管在湿度检测仪进行湿度检测,检测通过时直接进入到集气瓶内部,当检测不通过时,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气体通过箱体内部的浓硫酸进行干燥后进入到集气瓶内部,实现了双重干燥,干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封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温湿度监控调节功能的碳封存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碳封存,指的是以捕获碳并安全存储的方式来取代直接向大气中排放CO2的技术。碳封存研究开始于1977年,但只是到了最近,才有迅速的发展。
储气罐是碳封存技术中不可或缺的转运工具,由于温度对二氧化碳的影响较高,当二氧化碳气瓶温度超过一定的界值二氧化碳气体会发生膨胀,从而导致储气瓶发生膨胀甚至破裂,并且二氧化碳比空气温度略高,水分也略大,如果不合理的对二氧化碳进行脱水处理会大大影响储气罐的储气量。
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带有温湿度监控调节功能的碳封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温湿度监控调节功能的碳封存装置,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储气罐温度过高会发生膨胀甚至破裂导致危险,以及二氧化碳中水分含量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温湿度监控调节功能的碳封存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顶部的滤水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滤水机构上的干燥机构,所述滤水机构包括冷却箱以及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部的水箱,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水箱内部设置有水泵,水泵通过第一进水管与冷却箱固定连接,干燥机构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盛装有浓硫酸。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增压泵,增压泵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增压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端,输气端通过三通管与冷却箱内部的冷却管固定连接,三通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桶。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温控箱以及设置在温控箱内部的集气瓶,且温控箱和集气瓶之间设有空腔,温控箱和集气瓶之间设置有向上贯穿的温度计,吸附箱通过第一进气管与集气瓶固定连接,且第一进气管的中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进气管靠近集气瓶位置设置有湿度检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进水管与温控箱和集气瓶之间连通,水箱的顶部一侧通过第一回流管与冷却箱贯通,水箱的顶部另一侧通过第二回流管与温控箱和集气瓶之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机构的一侧底部通过第二进气管固定连接在第一进气管的一侧,干燥机构的顶部通过第三进气管与第一进气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箱的表层为耐磨层,耐磨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真空层,真空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填充层,填充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反射层。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的内部填充有珍珠棉,反射层的材质为铜。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计和湿度检测仪与数据分析单元电性连接,数据分析单元连接有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与PLC控制单元相连接,PLC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PLC控制单元还连接有存储单元和报警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热(广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广热(广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34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