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盏炼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22072.2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0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兴乾 |
主分类号: | B28C1/16 | 分类号: | B28C1/16;B28C1/18;B08B9/027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邓贵琴;刘兆庆 |
地址: | 354200 福建省南平市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盏炼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盏炼泥装置,包括主箱体,其为整个装置的安装基座,所述主箱体侧边对称开设有进料口用于快速投料,且主箱体上端固定有驱动机构电机;第一旋转轴,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第一旋转轴上同圆心等角度分布有搅拌杆实现对陶泥的搅拌作用,并且第一旋转轴下端固定有螺旋输送叶片实现对陶泥的输送,同时第一旋转轴下端固定有安装架;第二旋转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主箱体上。该建盏炼泥装置,采用搅拌挤压机构,可以实现对陶泥的打散和挤压作用,保证陶泥稳定的进入螺旋输送叶片被输送,从而保证陶泥的紧密性,避免空气泡残留,配合联动的自动清理机构,可以实现对出料口陶泥的清理,避免陶泥粘结而堵塞管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盏炼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盏制作过程中,需要通过炼泥使泥料内部空气排出,从而使所制建盏更加细腻瓷实,现有炼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如公开号CN210758424U的一种陶瓷练泥装置,陶瓷泥料由练泥罐顶部注入罐内,减速电机启动,练泥轴旋转,将陶瓷泥料不断由练泥罐底部输入内筒内进行练泥,一次练泥完成的泥料在练泥轴作用下由内筒顶部冒出,再落回内筒和练泥罐之间,进行往复循环,可有效提高练泥质量;
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进行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挤压排气机构,直接通过螺旋输送机构实现对陶泥的排气,这种炼泥方式效率低,需要反复进行炼泥操作;
2.不便进行清理,导致管口陶泥易粘结堵塞等问题;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盏炼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缺乏挤压排气机构导致炼泥效率低和不便进行清理导致管口易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盏炼泥装置,包括:
主箱体,其为整个装置的安装基座,所述主箱体侧边对称开设有进料口用于快速投料,且主箱体上端固定有驱动机构电机;
第一旋转轴,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第一旋转轴上同圆心等角度分布有搅拌杆实现对陶泥的搅拌作用,并且第一旋转轴下端固定有螺旋输送叶片实现对陶泥的输送,同时第一旋转轴下端固定有安装架;
第二旋转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主箱体上,且第二旋转轴与第一旋转轴为垂直分布,并且第二旋转轴上固定有圆盘,同时圆盘上垂直固定有凸轴。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还固定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实现传动作用,并且从动齿轮固定在第二旋转轴上,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传动作用,为第二旋转轴的转动提供基础作用力。
优选的,所述凸轴在横杆上开槽内进行滑动,且横杆上垂直固定有竖杆,并且竖杆滑动连接在主箱体上,在凸轴进行转动时,通过凸轴与横杆之间的滑动作用,可以使竖杆做有序的上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横杆关于主箱体的圆心为等角度分布,且横杆的长度大于圆盘的直径,通过多个横杆的作用,可以使多个竖杆同步运动,通过对横杆长度的限定,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
优选的,所述竖杆上还等间距固定有挤压盘,且挤压盘之间的距离大于圆盘的直径,并且挤压盘均匀分布有通孔,在竖杆进行上下运动时,带动挤压盘进行运动,配和通孔的作用,实现对陶泥的挤压排气作用,保证对陶泥的炼泥效率。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弹簧、限位板和刮板;
弹簧,等间距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提供作用力;
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弹簧上,且限位板滑动连接在安装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兴乾,未经吴兴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22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盏烧制用龙窑
- 下一篇: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