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用人体温度检测警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4695.5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7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K13/20 | 分类号: | G01K13/20;G01K1/02;G01D21/02;A44C5/00;G08B21/18;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广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4 | 代理人: | 吴昊 |
地址: | 351119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用人 体温 检测 警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用人体温度检测警报装置,包括智能手环本体,所述智能手环本体包括语音接收模块、通讯模块、温湿度传感模块、无线控制模块、定位模块、扬声器、蓝牙连接模块、微处理器、警报模块和存储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语音接收模块、通讯模块、温湿度传感模块、无线控制模块、定位模块、扬声器、蓝牙连接模块、微处理器、警报模块和存储模块构成了智能手环本体,其中温湿度传感模块,起到了对人体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的效果,警报模块,起到了向使用者发出警报提醒的效果,实现了体温监测并警报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使用性,增强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用人体温度检测警报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支持活动、锻炼、睡眠等模式,可以记录营养情况,拥有智能闹钟、健康提醒等功能,其内置的电池可以坚持10天,振动马达非常实用,其简约的设计风格也可以起到饰品的装饰作用,智能手环主体一般采用医用橡胶材质,记忆橡胶材质,天然无毒,外观设计高档时尚、大方,不仅具有运动健康秘书的功能,还具有时尚配件的功能,外观有流线花环,颜色多样。
现有市场上的智能手环大多不具备体温监测装置,且不能对体温不正常的使用者进行及时的警示和提醒,不仅降低了智能手表的实用性和使用性,而且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用人体温度检测警报装置,具备体温监测并警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智能手环大多不具备体温监测装置,且不能对体温不正常的使用者进行及时的警示和提醒,不仅降低了智能手表的实用性和使用性,而且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用人体温度检测警报装置,包括智能手环本体,所述智能手环本体包括语音接收模块、通讯模块、温湿度传感模块、无线控制模块、定位模块、扬声器、蓝牙连接模块、微处理器、警报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语音接收模块、通讯模块、温湿度传感模块、无线控制模块、定位模块、扬声器、蓝牙连接模块、微处理器、警报模块和存储模块均设置于智能手环本体的内腔,所述语音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的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扬声器的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蓝牙连接模块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警报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语音接收模块用于通话和语音操控,所述通讯模块用于远程通话。
优选的,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用于对人体温度进行感应,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用于远程控制智能手环本体。
优选的,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智能手环本体的位置精确定位,所述扬声器用于对语音信息进播放。
优选的,所述蓝牙连接模块用于将智能手环本体与手机进行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对信息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警报模块用于向使用者发出警报提醒,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信息进行录入存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语音接收模块、通讯模块、温湿度传感模块、无线控制模块、定位模块、扬声器、蓝牙连接模块、微处理器、警报模块和存储模块构成了智能手环本体,其中温湿度传感模块,起到了对人体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的效果,警报模块,起到了向使用者发出警报提醒的效果,实现了体温监测并警报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使用性,增强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4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