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超短半径的无磁短节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4186.2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0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百双;孙波;李洪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明悦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6 | 分类号: | E21B17/16;E21B17/1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百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8 | 代理人: | 孙淑荣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方***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超短 半径 无磁短节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超短半径的无磁短节。涉及油田钻井工具技术领域。无磁钻铤本体的管壁的两侧开有槽,槽内安装有探管,探管外侧有压盖与无磁钻铤本体通过螺栓密封连接;与两个探管呈90°交叉的无磁钻铤本体另外两侧设有活塞,活塞顶部有边孔与中心通道连通,活塞下部通过燕尾槽导轨连接扶正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无磁钻铤和扶正块融合为一体,降低了整个工具串的长度,同时提高探管的探测精度,可缩回的扶正块,可顺利通过小曲率水平井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钻井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超短半径的无磁短节。
背景技术:
超小曲率水平井技术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剩余油开采技术,尤其适用于套损井、低产井等老井改造以及开发不经济的层状薄油藏,通过对老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利用超小曲率水平井技术通过侧钻开窗来开发油层厚度2m以上的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小曲率水平井的造斜率高,常规工具串的长度很长,难以通过井下钻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超短半径的无磁短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超短半径的无磁短节,包括无磁钻铤本体,无磁钻铤本体上部设有上接头,下部设有下接头,内部设有中心通道,无磁钻铤本体的管壁的两侧开有槽,槽内安装有探管,探管外侧有压盖与无磁钻铤本体通过螺栓密封连接;
与两个探管呈90°交叉的无磁钻铤本体另外两侧设有活塞,活塞顶部有边孔与中心通道连通,活塞下部通过燕尾槽导轨连接扶正块。
压盖位于探管外侧部位有一段圆弧面,该圆弧面与探管同心。
扶正块底部设有弹簧,弹簧下部安装在无磁钻铤本体下部的沉孔内。
压盖的材质为无磁钢。
燕尾槽导轨为从上向下朝无磁钻铤本体中心线收缩的斜面导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钻井液的压力推动活塞下行,活塞通过燕尾槽导轨推动推动扶正块向外移动,起到扶正作用,在通过小曲率水平井眼时,可暂时停止钻井液的注入,中心通道内没有液体压力时,扶正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回缩,减小整体外圆直径,便于通过小曲率水平井眼,同时探管外侧的压盖在圆弧面位置的厚度一致且壁厚很薄,降低了压盖对探管的磁力影响,提高探测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无磁钻铤和扶正块融合为一体,降低了整个工具串的长度,同时提高探管的探测精度,可缩回的扶正块,可顺利通过小半径井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无磁钻铤本体,2-上接头,3-下接头,4-中心通道,5-弹簧,6-扶正块,7-活塞,8-边孔,9-探管,10-压盖,11-燕尾槽导轨,12-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用于超短半径的无磁短节,包括无磁钻铤本体1,无磁钻铤本体1上部设有上接头2、接头3连接工具串,内部设有中心通道4,无磁钻铤本体1的管壁的两侧开有槽,槽内安装有探管9,探管9外侧有压盖10与无磁钻铤本体1通过螺栓密封连接;
与两个探管9呈90°交叉的无磁钻铤本体1另外两侧设有活塞7,活塞7顶部有边孔8与中心通道4连通,活塞7下部通过燕尾槽导轨11连接扶正块6。
压盖10位于探管9外侧部位有一段圆弧面12,该圆弧面12与探管9同心,也就是探管9外侧的压盖10在圆弧面12位置的厚度一致且壁厚很薄,降低了压盖10对探管9的磁力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明悦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庆明悦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4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脑力思维训练的教具
- 下一篇:一种河道吸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