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修复白车身钣金坑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4074.7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66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盈 |
主分类号: | B21D1/12 | 分类号: | B21D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修复 车身 钣金坑包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修复白车身钣金坑包工具,涉及汽车维修技术领域,所述支撑脚的上端固定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右端卡接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的右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下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脚踏装置,板料防腐性得到保证,不会对板料厚度造成影响,保证板料强度,同时操作简单,设计极为人性化,单件修复时间将由原来的180‑300秒骤降为可控制在4秒以内,不需要增加专门用于返修的人员,不需要刨削、打磨等耗材,不需要特殊的返修场地和设备,方便维修人员的操作,返修过程不会产生烟尘、飞溅和噪音,保证环境清洁,也保证了操作者能在自然舒适的环境中工作,有益于员工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修复白车身钣金坑包工具。
背景技术
当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与外部物体发生碰撞,导致车体表面出现凹陷和鼓包,需要对坑包返修采用传统修复方式,比如刨削、打磨、局部矫形、敲击等。
但是,现有的修复方法普遍存在的缺陷:①修复时间长,每件修复时间至少在60秒以上,部分缺陷修复时间达180秒-300秒,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节拍;②修复效果不稳定,修复人员手工对缺陷修复,修复过程无法具体量化,导致修复效果参差不齐,致使表面质量缺陷无法根除;③对板料镀锌层造成破坏,降低板料的抗腐蚀性,缩短板材使用寿命;④板料变薄,降低板料强度,大部分白车身板料厚度为0.6-0.75mm,通过刨削和打磨后,板料厚度严重降低,修复后大部分板料厚度只有0.3-0.4mm,严重影响板料强度;⑤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一个车型,冲压车间和焊装车间一年用于表面坑包修复的人力物力成本约为260万元以上,给公司造成极大浪费;⑥修复过程产生大量烟尘、飞溅、噪音,给操作者健康造成极大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修复白车身钣金坑包工具,解决了现有坑包修复时通过刨削和打磨对车体造成损伤同时污染大无法量化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修复白车身钣金坑包工具,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上端固定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右端卡接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的右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下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脚踏装置;
所述脚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有后限位杆,所述后限位杆的右方在底板的上端位置处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踩踏板,所述踩踏板的下端和底板的上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方在底板的上端位置处固定有前限位杆;
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下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框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凹陷板,所述固定框的左端焊接固定有限高板,所述限高板的上端固定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上端通过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定位架的左方在限高板的上端位置处套接有挤压柱。
优选的,所述踩踏板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块且转动块与联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下端设置有转动块且转动块与联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高板的表面设置有开孔且开孔与挤压柱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柱的上端通过两端转动结构与传动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下端设置有开孔且开孔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螺栓表面螺纹与开孔内表面螺纹螺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上端设置有挤压板,所述固定螺栓的下端设置有转动盘且转动盘表面设置有摩擦凸起。
优选的,所述凹陷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端固定有内凹板。
优选的,所述内凹板的表面向内弧形凹陷,所述挤压柱的下端向外弧形凸起且与弧形凹陷表面贴合。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修复白车身钣金坑包工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盈,未经王洪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4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