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入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3610.1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4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诸晴;张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傅远 |
地址: | 1001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电路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输入电路,能够在电压输入模式与电流输入模式之间切换并包括:输入引脚,被配置为在电压输入模式下接收输入电压以及在电流输入模式下接收输入电流;电流驱动单元,响应于接收到导通信号而输出控制电流,以及响应于接收到关断信号而不输出控制电流;开关单元,连接至电流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在从电流驱动单元接收到控制电流时导通,以使输入电路处于电流输入模式,以及在未从电流驱动单元接收到控制电流时关断,以使输入电路处于电压输入模式;以及电流检测单元,连接在输入引脚与开关单元之间,被配置为在电流输入模式下检测输入电流。在此提出的输入电路可以实现双极性电压和电流输入以及在电压输入模式下维持高输入阻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输入电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用的输入电路。
背景技术
产品的小型化已成为工业领域普遍的追求。提高产品的小型化的一个方向是提高通道密度。例如,同一个接线端子管脚既能够输入电压也能够输入电流。目前,这种复用的输入电路由于在负电压输入时不能有效确保输入电路工作于电压输入模式而无法检测负电压的输入,或者需要设置双极性电源来确保在负电压输入时输入电路工作于负电压输入模式。上述缺陷增加了电路的成本,占用了更多的空间,限制了产品进一步的小型化和复用的输入电路的应用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电路,其能够确保在负电压输入时输入电路工作于电压输入模式,并且能够降低电路的成本,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小型化,从而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输入电路。该输入电路能够在电压输入模式与电流输入模式之间切换,并且该输入电路包括:输入引脚,被配置为在该电压输入模式下接收输入电压以及在该电流输入模式下接收输入电流;电流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导通信号而输出控制电流,以及响应于接收到关断信号而不输出控制电流;开关单元,连接至该电流驱动单元,并且被配置为在从该电流驱动单元接收到该控制电流的情况下导通,以使该输入电路处于该电流输入模式,以及在未从该电流驱动单元接收到该控制电流的情况下关断,以使该输入电路处于该电压输入模式;以及电流检测单元,连接在该输入引脚与该开关单元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在该电流输入模式下检测该输入电流。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确保开关单元在电压输入模式下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使得输入引脚处的负电压不会引起开关单元的导通,使得可以输入负电压。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电流驱动单元包括:电源;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至该电源;稳压二极管,该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该电源;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至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该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至该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至该开关单元以向该开关单元提供该控制电流;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至该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至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该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至地;第三电阻,该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该第二晶体管的基极,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用于接收该导通信号或该关断信号;以及第四电阻,该第四电阻连接在该第二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通过上述实施例,电流驱动单元可以响应于导通信号和关断信号而输出或停止输出电流,从而使得输入引脚在电压输入模式和电流输入模式之间切换。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开关单元包括:第一MOS管,该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该电流检测单元;第二MOS管,该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该第一MOS管的源极,该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至地;以及驱动电阻,该驱动电阻的一端连接至该第一MOS管和该第二MOS管的源极,该驱动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该第一MOS管和该第二MOS管的栅极并且连接至该电流驱动单元。通过上述实施例,使得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能够可靠地导通和关断,并且可以实现电流的双向流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电流检测单元包括电阻。通过上述实施例,使得可以用低成本可靠地实现电流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3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LNG低温安全阀气封
- 下一篇:一种开口检具碳纤维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