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1315.2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9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陈泉;赵石铁;罗国鹏;王子刚;梅佳文;李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54 | 分类号: | F22B37/54;F22D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发电厂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系统,本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包括:连接定排扩容器进水母管的旁路管道和设置在旁路管道中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换热装置与SNCR软水管路相连;所述定排扩容器进水母管适于将锅炉排污水排入旁路管道,所述换热装置适于吸收锅炉排污水中热量以对SNCR软水管路加热,以使SNCR软水管路中加热后的软水喷入炉膛;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旁路管道连接定排扩容器进水母管,并在旁路管道中设置换热装置,能够有效回收垃圾锅炉排污造成的余热损失,加热后的软水喷入炉膛对排污余热进行回收,而且可以减少作为回用水的冷却耗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燃烧经汽机以及发电机产生电能,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锅炉连续排污(连排):也叫表面排污,这种排污方式是连续不断地从汽包锅水表面层将浓度最大的锅水排出,它的作用是降低锅水中的含盐量和碱度;锅炉定期排污(定排):用于排除锅炉受热面底部的沉淀物(水渣及磷酸盐等);SNCR:即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用于脱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垃圾焚烧电厂工作介质一般为:软水、压缩空气及氨水。
为保证垃圾焚烧锅炉水的品质,锅炉均有连续排污及定期排污,因此会配置连续及定期排污扩容器。目前,常规垃圾焚烧发电厂连排扩容器回收部分蒸汽,剩余饱和水进入定排扩容器,定排扩容器排水进入降温池后进入工业循环水系统,冷却塔进一步冷却。
常规热力系统,连排扩容器后热水及锅炉定排进入定排扩容器后,定排扩容器蒸汽直接排入大气,水进入循环水系统回至冷却塔,利用冷却塔进行冷却。不但没有回收此部分热量,而且还需要额外的电能(冷却塔)来冷却此部分热水。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系统,以解决如何回收定排扩容器进水母管中锅炉排污水热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其包括:连接定排扩容器进水母管的旁路管道和设置在旁路管道中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换热装置与SNCR 软水管路相连;所述定排扩容器进水母管适于将锅炉排污水排入旁路管道,所述换热装置适于吸收锅炉排污水中热量以对SNCR 软水管路加热,以使SNCR 软水管路中加热后的软水喷入炉膛。
进一步,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适于将炉排污水中热量转移至SNCR 软水管路中。
进一步,所述换热装置还与压缩空气管路相连,所述换热装置适于吸收锅炉排污水中热量以对压缩空气管路,以使压缩空气管路中加热后的压缩空气喷入炉膛。
进一步,所述换热装置还与氨水管路相连,所述换热装置适于吸收锅炉排污水中热量以对氨水管路,以使氨水管路中加热后的氨水喷入炉膛。
进一步,所述旁路管道的输出端连接定期排污扩容器,换热后的锅炉排污水排入定期排污扩容器。
进一步,所述旁路管道的输出端连接降温池,换热后的锅炉排污水排入降温池。
进一步,所述旁路管道的输入端连接连续排污扩容器,以接收锅炉排污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旁路管道连接定排扩容器进水母管,并在旁路管道中设置换热装置,能够有效回收垃圾锅炉排污造成的余热损失,加热后的软水喷入炉膛对排污余热进行回收,而且可以减少作为回用水的冷却耗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1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油泵
- 下一篇:一种用于智慧消防的吸附式烟雾气体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