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高分子柔性材料的单桩防冲刷护底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06328.0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2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陈汉宝;陈松贵;张泽超;于光明;王百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31/06 | 分类号: | E02D31/06;E02D27/52;E02D27/1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分子 柔性 材料 单桩防 冲刷 | ||
一种基于高分子柔性材料的单桩防冲刷护底,它包括框格和连接柱,通过多个框格组成圆环形的中空框体,连接柱与中空框体和基础连接,单桩位于中空框体中心的单桩孔内,在中空框体的分隔空间内抛填石粒填充物,克服了原单桩防护措施采用抛填砂袋、抛填石块导致的诸多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精度高,流失量小,防护效果好,维护量小,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础防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高分子柔性材料的单桩防冲刷护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越发严重,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一场开发利用再生能源的能源革命。由于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同时海上风电系统具有运行效率高、输电距离短、就地消纳方便、适宜大规模开发等特点,海上风电势将成为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然选择。
海上风电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合适的海上风电基础支撑结构,近年来,海上风电机组的主要基础形式以单桩结构为主。在海洋环境中单桩基础的局部冲刷对风机结构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现应用较广泛的单桩防护措施为抛填法,主要有抛填砂袋、抛填块石,但其具有施工精度差、流失量大、防护层成效效果差,维护量大等缺点。改善和解决上述问题,成为现在单桩防护方向的重点研究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高分子柔性材料的单桩防冲刷护底,结构简单,采用多个框格组成圆环形的中空框体,连接柱与中空框体和基础连接,单桩位于中空框体中心的单桩孔内,在中空框体的分隔空间内抛填石粒填充物,施工精度高,流失量小,防护效果好,维护量小,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高分子柔性材料的单桩防冲刷护底,它包括框格和连接柱;所述框格为扇形的中空框体,多个框格组成圆环形的中空框体,中空框体中心为单桩孔,位于中空框体内设置多个分隔空间,位于中空框体下侧设置多个插接孔,连接柱与插接孔插接;单桩孔外的分隔空间内设置填充物。
所述框格包括与同心的内弧板、中弧板和外弧板连接的多个径向筋板。
所述内弧板、中弧板、外弧板或径向筋板的下侧面,或下侧面的连接处设置插接孔。
所述填充物为抛填的石粒。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传统防护措施方法,通过框格组成中空框体的结构增加护底整体稳定性,并且减小了所需抛石粒径尺寸。
本发明中空框体采用顺丁橡胶,其内部并嵌有连接柱,且连接柱采用钢筋,结构整体密度大于海水密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直接利用结构的重力下沉来达到施工目的;
连接柱在护底下方留有一定的预留长度,其在施工过程中,连接柱插入海床内,增加前期施工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护底结构具有较好的柔性,能更好的适应海床地形的变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框格1,内弧板11,中弧板12,外弧板13,径向筋板14,连接柱2,填充物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中,一种基于高分子柔性材料的单桩防冲刷护底,它包括框格1和连接柱2;所述框格1为扇形的中空框体,多个框格1组成圆环形的中空框体,中空框体中心为单桩孔,位于中空框体内设置多个分隔空间,位于中空框体下侧设置多个插接孔,连接柱2与插接孔插接;单桩孔外的分隔空间内设置填充物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06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