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雨水收集、垃圾分类收集于一体的综合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05908.8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8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蒋应红;覃雪松;何静;吴亚萍;张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3B11/00;B65F1/16;B65F1/14;B65F1/12;B65F1/00;B01D29/03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收集 垃圾 分类 一体 综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雨水收集、垃圾分类收集于一体的综合管廊,包括设置在地下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桶由垃圾桶中隔板分隔成干垃圾桶和湿垃圾桶,所述干垃圾桶和所述湿垃圾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干垃圾桶盖板和湿垃圾桶盖板,在所述干垃圾桶盖板和所述湿垃圾桶盖板的外围设置有雨水篦子,所述雨水篦子的底部设置有雨水下落通道。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道路设施带空间不足,净化了道路设施带空间,并提升了城市道路景观效果。结合地面雨水下落通道、雨水管设置综合管廊雨水舱,防止了“城市看海”问题的出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垃圾从干垃圾桶、湿垃圾桶直达分类垃圾处理站,避免了传统垃圾中转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雨水收集、垃圾分类收集于一体的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中道路反复“开拉链”、空中“蜘蛛网”以及“城市看海”问题,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为加强公共区域环境环境卫生,不少城市都开始实施的垃圾分类政策。综合管廊设施、海绵城市设施以及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都属于城市市政公共设施,都需要靠道路设施带来解决,给道路设施带带来很大的压力,也存在如下问题:
1、综合管廊、海绵城市以及垃圾分类收集的各种设施、口部集中分布在设施带上,导致设施带上各类设施混杂林立,空间不足。
2、混杂的各类设施也给城市景观带来很大影响。
3、传统垃圾车在转运垃圾过程中存在“跑冒滴漏”及异味问题,给城市环境带了不利的影响。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雨水收集、垃圾分类收集于一体的综合管廊,包括设置在地下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桶由垃圾桶中隔板分隔成干垃圾桶和湿垃圾桶,所述干垃圾桶和所述湿垃圾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干垃圾桶盖板和湿垃圾桶盖板,在所述干垃圾桶盖板和所述湿垃圾桶盖板的外围设置有雨水篦子,所述雨水篦子的底部设置有雨水下落通道,所述雨水下落通道通过雨水管与综合管廊雨水舱相连通,所述干垃圾桶和所述湿垃圾桶上分别设置有干垃圾传输管和湿垃圾传输管,所述干垃圾传输管通过一个负压抽吸设备与湿垃圾管道相连通,所述湿垃圾传输管通过另一个负压抽吸设备与干垃圾管道相连通,所述负压抽吸设备、所述湿垃圾管道和所述干垃圾管道设置在综合管廊垃圾传输舱内。
优选的,所述负压抽吸设备为负压抽吸泵。
优选的,所述湿垃圾管道和所述干垃圾管道分别通过管道支架与所述综合管廊垃圾传输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湿垃圾管道和所述干垃圾管道的输出端分别与垃圾处理站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道路设施带空间不足,净化了道路设施带空间,并提升了城市道路景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结合地面雨水下落通道、雨水管设置综合管廊雨水舱,防止了“城市看海”问题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垃圾从干垃圾桶、湿垃圾桶直达分类垃圾处理站,避免了传统垃圾中转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059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组合式小口径大容积奶粉勺
- 下一篇:一种大米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