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00408.5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0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潮;王明华;周建锋;贺永刚;吕练武;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21/82 | 分类号: | B28B21/82;B28B21/00;B65G3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曹万菊 |
| 地址: | 52841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配送 合模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包括上模配送辊道、下模配送辊道以及设于喂料合模工位内的可移动板车和单轨吊;所述下模配送辊道和可移动板车位于地面上,所述下模配送辊道的尾端与所述喂料合模工位相对应,所述可移动板车上设有辊子输送机,所述辊子输送机用于接收和传递所述下模配送辊道输送的下管模;所述上模配送辊道对应设于所述下模配送辊道的上方,所述单轨吊设于所述上模配送辊道的上方,并用于夹取所述上模配送辊道输送的上管模,以使所述上管模与所述下管模盖合。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上下管模的自动匹配配送,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紧凑,有利于节省场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管桩配送合模线采用单层链式输送机、天车吊运等方式配送,存在占地面积大、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特别是配送、装钢筋笼、喂料、人工修整、合模等多个工序交叉在一起,人员集中在一起作业需要互相避让,而且吊具在作业区、喂料区、人工修整区、合模区等区域的上方来回穿梭,人员需频繁避让吊机,自动装笼机、自动喂料机等设备也需频繁避让吊具,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浪费作业时间、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可实现上下管模的自动匹配配送,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紧凑,有利于节省场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包括上模配送辊道、下模配送辊道以及设于喂料合模工位内的可移动板车和单轨吊;所述下模配送辊道和可移动板车位于地面上,所述下模配送辊道的尾端与所述喂料合模工位相对应,所述可移动板车上设有辊子输送机,所述辊子输送机用于接收和传递所述下模配送辊道输送的下管模;所述上模配送辊道对应设于所述下模配送辊道的上方,所述单轨吊设于所述上模配送辊道的上方,并用于夹取所述上模配送辊道输送的上管模,以使所述上管模与所述下管模盖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喂料合模工位包括作业区、自动喂料区、人工修整区、缓存区以及合模区;所述作业区的首端与所述下模配送辊道的尾端相接,所述作业区设于所述自动喂料区的一侧,所述人工修整区设于所述自动喂料区的另一侧;所述缓存区的首端与所述人工修整区的尾端相接,所述合模区设于所述缓存区的一侧且所述合模区的首端与所述作业区的尾端相接,所述合模区的尾端与下一道工序相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模配送辊道的尾段在竖直方向上遮挡所述作业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单轨吊包括导轨和设于导轨上的吊具,所述导轨对应设于所述作业区和合模区的上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还包括终端设备,每根所述上管模和下管模上均设有识别标签,所述作业区、自动喂料区、人工修整区、缓存区及合模区内均设有与所述识别标签相适配的识别设备,所述识别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并用于发送位置信号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显示每根所述上管模和下管模的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还包括第一减速电机和第二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上模配送辊道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上模配送辊道的输送速度,所述第二减速电机与所述下模配送辊道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下模配送辊道的输送速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还包括PLC,所述PLC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和单轨吊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可移动板车上还设有第三减速电机,所述第三减速电机与所述辊子输送机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辊子输送机的输送速度。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004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