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过滤装置的分层土壤水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89761.8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8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姜月华;周权平;金阳;杨国强;梅世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华东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16;G01N1/34;G01N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田沛沛;王云 |
地址: | 210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装置 分层 土壤水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过滤装置的分层土壤水采集装置,属于土壤水采集技术领域,包括取样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瓶、集水瓶、取水泵、抽气导管和取水导管,所述取水泵通过抽气导管与取样瓶连通,所述取水导管连通土壤内层和取样瓶,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取样瓶与集水瓶之间,过滤从取样瓶内流向集水瓶内的水样。本实用新型实现取样过滤一体化,采集的土壤水能够达到实验室水质检测要求;设置多组土壤水采集装置,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同时且简便地采集同一位置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其结构简单,对主要装置进行了模块化处理,便于安装应用,可广泛适用于野外的监测需求;具有对土地破坏可控、方便实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水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过滤装置的分层土壤水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对土壤内水进行采样,是分析土壤中水源的第一步,通常水样含有土壤颗粒,检验前需要进行过滤。
申请号为CN201610256275.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一种《一种模拟不同耕层结构下土壤水肥迁移转化规律的装置》,其主要应用于模拟不同耕层结构下土壤水分养分迁移转化规律及作物生长过程。其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主体结构包括有机玻璃柱5-6、底座3、封闭罩11,淋溶液抽取装置19-20、数据采集装置10和土壤水采集装置15。涉及土壤水取样的原理主要为通过三通阀16进行抽气,抽气完毕后关闭三通阀16,针筒17通过针头将气体注入真空瓶18内,取样导管22连接不同高度的陶瓷头,得以进行土壤水的分层取样。
申请号为CN201921317396.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放置式湿地土壤水采集、监测装置》,其主要应用于生态系统监测领域的原位水位水质联合监测。其主要结构如图2所示,主体结构包括隔水管5、集水管6、蓄水管7,底管8以及集水槽9。涉及土壤水取样的原理主要为将装置按设计的深度沿钻孔垂直插入或打入湿地的地下,在隔水管5与地表接触部分的缝隙用碎石子、沙子10敦实,此时钻孔内通过集水槽9采集入渗的土壤水,最终蓄水管7得以采集涉及深度的土壤水。
申请号为CN202020098380.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一种土壤水和潜水采样监测装置》,其主要应用于土壤水和潜水采样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需要良好保护的连续土壤水采集工作。其主要结构如图3所示,主体结构包括采样监测设备(包括土壤水采集器11及潜水采集器)和保护罩(箱体2、固定支架21、箱盖3及防护盖41)。该装置涉及土壤水取样的原理未明晰,主要是针对土壤水与潜水采样监测装置的论述。
可见现有的土壤水采集装置较简单,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为:
一、现有的土壤水采集装置往往未设置过滤装置,因此大多仅仅收集了自然界土壤水,后期仍需补充过滤过程,以达到实验室水质检测要求,过程繁琐;
二、以往土壤水采集装置设置的土壤水取样管有限或分散,无法同时且简便地采集同一位置不同深度的土壤水。
三、传统的土壤水采集装置往往结构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与调试,且对场地的破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土壤水采集和过滤分步进行,耗时耗电,结构复杂,难以一次性得到待测试水样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过滤装置的分层土壤水采集装置,包括取样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瓶、集水瓶、取水泵、抽气导管和取水导管,所述取水泵通过抽气导管与取样瓶连通,所述取水导管连通土壤内层和取样瓶,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取样瓶与集水瓶之间,过滤从取样瓶内流向集水瓶内的水样。
作为优选,所述取水导管一端与取样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陶瓷头,所述陶瓷头埋入土壤内。
作为优选,所述取样瓶顶部设置双橡胶软管瓶盖,所述抽气导管和取水导管均连接在双橡胶软管瓶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华东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华东地质科技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97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