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直线电位器的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77577.1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1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姚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博机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H05K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党蕾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直线 电位器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非接触直线电位器的防护结构,包括:筒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中容纳所述非接触直线电位器,所述非接触直线电位器包括磁体部和感测部;所述磁体部通过设置于所述磁体部两侧的第一凸缘结构与所述筒状壳体下部沿长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筒状壳体上部设置一收纳仓,所述收纳仓中容纳所述感测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壳体容纳电位器,并在壳体内单独设置收纳仓容纳感测部,将电位器中的电气部分完全保护起来,提高了产品的防护等级,使之可以被应用于恶劣工况下,同时该结构实施简单,在极低的成本下实现了较好的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直线电位器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直线电位器是一种常见的直线位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位置信号的反馈,传统的直线电位器是电阻型的,由于电位器的电阻基片和电刷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磨损,导致该类直线电位器通常寿命都不高。
近年来,各类新技术被应用于直线电位器领域,非接触的直线电位器也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电阻型直线电位器。非接触直线电位器通常利用有着高度集成化的霍尔元件或磁阻元件做为传感芯片,通过直线运动时芯片所感应的磁场变化来检测直线位移量。
该类非接触直线电位器通常将传感芯片及其外围电路做成一块线路板并放置在电位器的壳体内,由于电位器壳体很难做成完全密闭的,因此该类产品的防护等级很难提高,在室外等较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时往往需要装在设备内部,不能露天使用。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非接触直线电位器的防护结构,通过一个密闭的收纳仓将感测部整体保护起来,使感测部和外部隔离,从而提升了产品电气部分的防护等级,使其可以被应用于恶劣的户外环境。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接触直线电位器的防护结构,包括:筒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中容纳所述非接触直线电位器,所述非接触直线电位器包括磁体部和感测部;所述磁体部通过设置于所述磁体部两侧的第一凸缘结构与所述筒状壳体下部沿长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筒状壳体上部设置一收纳仓,所述收纳仓中容纳所述感测部。
优选地,所述感测部的外轮廓为长条状,所述感测部的一端设置有线缆,所述感测部通过所述线缆连接外部电路。
优选地,所述筒状壳体的两端还设置有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的下部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导轨的高度齐平;所述磁体部两端的定位杆分别套接在所述开孔中。
优选地,所述磁体部沿所述第一导轨方向滑动,所述磁体部的滑动范围为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筒状壳体上部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收纳仓两侧设置有第二凸缘结构,所述收纳仓通过所述第二凸缘结构与所述第二导轨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后盖的一边设置有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自所述后盖的外侧表面向所述壳体的上方延伸,包裹在所述壳体上方;所述弯折结构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导槽结构。
优选地,所述收纳仓靠近所述后盖的一侧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连通所述导槽结构;所述线缆经所述开孔和所述导槽结构连接至外部。
优选地,所述收纳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感测部外轮廓相匹配;所述收纳仓的内部空间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三角形台阶,所述三角形台阶上搁置所述感测部。
优选地,所述收纳仓的上表面靠近所述前盖的一侧设置有一缺口,所述缺口连通所述收纳仓的内部空间。
优选地,所述收纳仓的内部空间内填充灌封胶;所述灌封胶自所述缺口注入所述收纳仓的内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博机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博机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77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