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顶模贝雷架与支撑立柱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66030.1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9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佘大涛;曾佳明;刘飞;韩祥;罗淙仁;王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8 | 分类号: | E04G11/28;E04G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吴发登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顶模贝雷架 支撑 立柱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顶模贝雷架与支撑立柱的连接装置,包括上部夹板、下部支撑立柱座梁、贝雷架和支撑立柱;其中:所述上部夹板与所述下部支撑立柱座梁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将所述贝雷架与所述下部支撑立柱座梁连接固定;所述下部支撑立柱座梁与所述支撑立柱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丝杆和螺母;所述上部夹板通过丝杆配合螺母与所述下部支撑立柱座梁连接;所述贝雷架安装于所述丝杠上;所述上部夹板和所述下部支撑立柱座梁均设置有供所述丝杆穿过的丝杆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顶模平台与支撑立柱连接的多种缺点,有效的满足了顶模支撑立柱与贝雷架的连接,实现了贝雷架无损与支撑立柱拆离,提高贝雷架周转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模施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是一种用于顶模贝雷架与支撑立柱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超高层核心筒结构施工多采用顶模体系,顶模平台多由型钢焊接组合而成,平台与支撑立柱通过焊接连接,此类顶模平台对核心筒结构变化适应性较差,周转率较低。为提高顶模平台适应性、周转率、便捷性,出现了一种由贝雷架螺栓连接而成的顶模平台,为支撑立柱处的贝雷架后期能进行无损拆除周转使用,需要提供一种用于顶模支撑立柱与贝雷架的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顶模贝雷架与支撑立柱的连接装置,可以改善以往顶模平台与支撑立柱连接的多种缺点,实现了顶模支撑立柱与贝雷架的连接,实现了贝雷架无损与支撑立柱拆离,提高贝雷架周转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顶模贝雷架与支撑立柱的连接装置,包括上部夹板、下部支撑立柱座梁、贝雷架和支撑立柱;其中:所述上部夹板与所述下部支撑立柱座梁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将所述贝雷架与所述下部支撑立柱座梁连接固定;所述下部支撑立柱座梁与所述支撑立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丝杆和螺母;所述上部夹板通过丝杆配合螺母与所述下部支撑立柱座梁连接;所述贝雷架安装于所述丝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夹板和所述下部支撑立柱座梁均设置有供所述丝杆穿过的丝杆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支撑立柱座梁与所述支撑立柱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顶模平台与支撑立柱连接的多种缺点,有效的满足了顶模支撑立柱与贝雷架的连接,实现了贝雷架无损与支撑立柱拆离,提高贝雷架周转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立柱座梁与上部夹板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顶模贝雷架与支撑立柱的连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顶模贝雷架与支撑立柱的连接装置俯视图。
附图中:1-上部夹板;2-下部支撑立柱座梁;3-丝杆;4-螺母;5-贝雷架; 6-支撑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上端、下端、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66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