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净化滤芯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63992.1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7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群;林佳欣;吴紫朗;杜新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科帮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1D4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 ||
本实用新型用于消毒杀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滤芯,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一电极板上布满针尖和第一通孔;第二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上布满第二通孔,第二电极板和第一电极板前后相对间隔布置;交流驱动电源,与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电连接,交流驱动电源产生电流会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产生交变强电场,流经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空气会在交变强电场的作用下电离,产生等离子体,使得空气中的部分病毒、细菌被消杀,空气中的部分有机挥发物被分解,由于本申请中的电离单元是采用针尖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尖端放电的数量,有效提升电离能力以及正负离子的浓度,增强空气净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消毒杀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滤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等离子发生器通常使用双针尖的结构设计,其电离能力有限,所产生的正负离子浓度十分微弱,导致其对空气的消毒、灭菌和净化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滤芯,能够产生高浓度正负离子,有效提高空气的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滤芯,包括
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上布满针尖和第一通孔;
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上布满第二通孔,沿空气在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整体流动的方向,所述第二电极板和所述第一电极板前后相对间隔布置;
交流驱动电源,与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每个针尖和与其对应的第二通孔形成一个电离单元,交流驱动电源产生电流会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产生交变强电场,流经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空气会在交变强电场的作用下电离,产生等离子体,使得空气中的部分病毒、细菌被消杀,空气中的部分有机挥发物被分解,由于等离子体中包含了高浓度的正负离子,在气流的作用下流向室内的各个角落,对室内空气的病毒、细菌、颗粒物等进行进一步的消杀、沉降,由于本申请中的电离单元是采用针尖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尖端放电的数量,有效提升电离能力以及正负离子的浓度,增强空气净化能力。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绝缘固定框,所述第一电极板固定在所述绝缘固定框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板固定在所述绝缘固定框的另一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绝缘固定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板与所述绝缘固定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上设有过气孔,所述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所述交流驱动电源均安装在所述罩壳内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罩壳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二端盖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端盖具有第一格栅孔,所述第二端盖具有第二格栅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端盖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格栅孔对齐的第一栅栏,所述第二端盖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格栅孔对齐的第二栅栏。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端盖内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交流驱动电源的安装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科帮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科帮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63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固螺栓的便携式可拆卸伴热夹套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曝气生物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