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50783.3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9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余旋;李建;史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8 | 分类号: | F24C7/08;F24C7/06;F24C15/10;F24C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黄健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不够智能化的问题,该烹饪器具包括壳体(10)和光电感应装置(20),光电感应装置(20)设置在壳体(10)上,壳体(10)上具有用于放置锅具的加热区(11),壳体(10)的内部形成容置腔(12),容置腔(12)中设置电路板和加热件,电路板和加热件均与光电感应装置(20)电连接,光电感应装置(20)被配置为向加热区(11)内的锅具发射光信号,以及接收锅具(200)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至电路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能够降低烹饪器具的能源损耗,提高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烹饪器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厨具,常用的烹饪器具包括电磁炉、电陶炉、电饭煲和电炒锅等。
以电陶炉为例,电陶炉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烹饪器具,利用红外线发热的技术原理,通过炉盘上的镍铬丝进行发热产生热量,从而对锅具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和烹煮。电陶炉在正常使用时,锅具放置在电陶炉的加热面上,锅具吸收加热面上的温度,完成锅具内食物的烹制,目前对于锅具是否放置在加热面上主要是依据操作人员的人为判断。
然而,在无人值守且为空锅状态的时候,烹饪器具仍然会按照先前设定的程序继续工作,浪费电力,且不够智能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不够智能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光电感应装置,所述光电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具有用于放置锅具的加热区,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设置电路板和加热件,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加热件均与所述光电感应装置电连接,所述光电感应装置被配置为向所述加热区内的锅具发射光信号,以及接收锅具反射回来的所述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至所述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光电感应装置,光电感应装置能够根据加热区内的光线的改变而对应产生不同的光信号,从而判断出加热区上是否有锅具,并控制烹饪器具的开启或者关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无人值守且为空锅状态的时候,烹饪器具仍然会按照先前设定的程序继续工作,浪费电力,且不够智能化的问题,降低了烹饪器具的能源损耗,提高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所述光电感应装置包括感光件、发光件及光电转换器,所述感光件和所述发光件均与所述光电转换器电连接,所述感光件的感光端和所述发光件的发光端均朝向所述加热区;
所述发光件被配置为发射所述光信号,所述感光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光信号,所述光电传感器被配置为将接收到锅具反射回来的所述光信号转换成所述电信号。
通过设置感光件、发光件及光电转换器,发光件向锅具发射光信号,感光件接收锅壁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光电传感器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转换,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递至烹饪器具内的电路板,从而控制烹饪器具正常开启,烹饪器具处于通电状态,加热件对锅具内的食材正常进行加热。
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所述光电感应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感光件、所述发光件及所述光电转换器均位于所述外壳内。
通过设置外壳,一方面外壳能够对感光件、所述发光件及所述光电转换器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因裸露在壳体外部而受到损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光电感应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外壳对感光件、所述发光件及所述光电转换器还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能够避免光电感应装置在工作时出现晃动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位于所述外壳本体上的出光口,通过设置出光口,所述感光件的所述感光端和所述发光件的所述发光端均朝向所述出光口,从而实现电子感应装置与锅具之间的信号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507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