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边界层破坏强化换热的换热管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34055.3 | 申请日: | 202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3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威;王敏行;贺嘉平;刘郑洋;冯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F1/40 | 分类号: | F28F1/40;F28F13/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单玉刚 |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边界层 破坏 强化 热管 装置 | ||
1.一种基于边界层破坏强化换热的换热管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螺旋(1)、第二外螺旋(2)、第一折流杆(3)和第二折流杆(4),所述第一外螺旋(1)与第二外螺旋(2)相互螺旋缠绕,所述第一外螺旋(1)与第二外螺旋(2)之间设置有第一折流杆(3)和第二折流杆(4),所述第一折流杆(3)和第二折流杆(4)两端分别连接并支撑第一外螺旋(1)和第二外螺旋(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边界层破坏强化换热的换热管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螺旋(1)与第二外螺旋(2)为相同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边界层破坏强化换热的换热管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螺旋(1)和第二外螺旋(2)为以绕中心对称轴所成的180°双螺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边界层破坏强化换热的换热管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杆(3)和第二折流杆(4)为相同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边界层破坏强化换热的换热管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螺旋(1)、第二外螺旋(2)内相邻的第一折流杆(3)和第二折流杆(4)之间相互垂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340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