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口径热量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29140.0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16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禄;丛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世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9/00 | 分类号: | G01K19/00;G01M3/04;G01F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知晓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53 | 代理人: | 丁晓玥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量表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口径热量表检测装置,包括下端套柱,下端套柱的顶端卡接有上端套柱,上端套柱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仪器检测机构,仪器检测机构包括接口、连接柱、旋转测量表、泄气孔与卡槽,接口设于上端套柱的内侧,连接柱固定连接于上端套柱的外端且与接口相导通,旋转测量表固定连接于连接柱的内腔中,泄气孔开设于连接柱的外端,通过设置的连接柱与旋转测量表,当热量表本体出现泄漏时,泄露的气体通过接口进入到旋转测量表中,从而旋转测量表中的表柱进行旋转,检测装置的安装与拆卸简单方便,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大口径热量表的外端无需拆卸,进而便于用户随时自检,增强了热量表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量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口径热量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热量表是计算热量的仪表。热量表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对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通过载热流体的上行管和下行管上,流量计安装在流体入口或回流管上(流量计安装的位置不同,最终的测量结果也不同),流量计发出与流量成正比的脉冲信号,一对温度传感器给出表示温度高低的模拟信号,而计算仪采集来自流量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利用计算公式算出热交换系统获得的热量。
热量表可分为小口径热量表与大口径热量表,然而,大口径热量表的管道在连接时容易出现缝隙,从而造成热量表泄露的现象,传统的大口径热量表体积较大,一方面不便携带,另一方面也不便于用户自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口径热量表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的体积较小,便于安装与拆卸,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大口径热量表的外端无需拆卸,进而便于用户随时自检,增强了热量表使用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口径热量表检测装置,包括下端套柱,所述下端套柱的顶端卡接有上端套柱,所述上端套柱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仪器检测机构,所述仪器检测机构包括接口、连接柱、旋转测量表、泄气孔与卡槽,所述接口设于所述上端套柱的内侧,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端套柱的外端且与所述接口相导通,所述旋转测量表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柱的内腔中,且所述泄气孔开设于所述连接柱的外端,所述卡槽分别开设于所述下端套柱与所述上端套柱的内壁中,且所述卡槽为半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端套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密封条关于所述下端套柱对称,所述上端套柱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密封口,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密封口位置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端套柱与所述上端套柱的外端设有管道检测机构,所述管道检测机构包括下端接管、上端接管、导气孔与流量检测表,所述下端接管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下端套柱的两侧,所述上端接管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端套柱的两侧,且所述导气孔开设于所述上端接管的内侧,所述流量检测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端接管的外端,且所述流量检测表与所述导气孔相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端套柱与所述上端套柱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下端接管与所述上端接管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下端套柱、所述上端套柱组成的圆柱半径大于所述下端接管、所述上端接管组成圆柱的半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端套柱与所述上端套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下端连接块、上端连接块、插块与插槽,所述下端连接块设有四个,四个所述下端连接块呈矩形设于所述下端套柱的外端,所述上端连接块设有四个,四个所述上端连接块呈矩形设于所述上端套柱的外端,所述下端连接块与所述上端连接块位置对应,所述下端连接块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上端连接块的外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块卡接于所述插槽的内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螺母与紧定螺栓,所述螺母固定连接于所述下端连接块的内腔中,所述紧定螺栓贯穿所述下端连接块与所述上端连接块延伸至外部,且所述紧定螺栓与所述螺母之间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世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环世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29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防护支撑的瓦楞纸缓冲包装
- 下一篇:一种泡沫镍金回收悬浮电解装置